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佑(1 / 2)

廷玉未晚 与花辞 1779 字 2个月前

翌日清晨,侍从来报,罪妃宋玉静在牢中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性命。

宋玉晚听到这个讯息时,只觉得周身冰凉。

她问及宋玉静怎么死的,侍从如实回禀:“她用餐刀将手腕划了个口子,人就死了。”

宋玉静会自杀,宋玉晚觉得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这是一种矛盾的形容,但她的内心就是这样的。

意外的是她自杀,意料之中的是她会死。

那个容色清丽的女子,终于在这后宫的泥沼中深陷进去,并且作茧自缚,没有善终。

宋玉晚的心里并不觉得轻松,反而有一点沉重,心中的一股郁结之气却终于吐出。

自杀,是宋玉静的善终。

画影给她带了一卷书简,低声道:“东宫宫人说,这是太子妃下狱之前留下的,说给您就好。”

宋玉晚接过,心中想了想这里面会写点什么,她摆摆手,画影便退出屋子还小心的带上了门。

书简展开,一抹娟秀小字映入眼帘,很像宋玉晚的字体。

“别无所求。”

只有这四个字,是宋玉静对她最后的话。

想想也对,宋玉静什么都没有留下,自然也没什么求她的。

可这四个字宋玉晚一看到,内心却还是不由自主的伤心。

宋玉晚摇摇头,不该这样的,宋玉静并没有必须死的原因。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宋玉静那么恨她,恨得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恨到以死作结。

她竟然有些怀念,那不知何年何月时候,宋玉静微微侧头,小心翼翼的唤她:“二姐。”

如果那时候她足够和颜悦色,宋玉静是不是就可以不必死呢,她突然觉得有些后悔。

梦醒时分,眼泪挂在颊边似干未干,宋玉晚抹了把脸,看了眼站在桌边的韩世宜。

“廷玉。”

韩世宜低声道:“我始终都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每个人的命都应该自己负责,要怎么死如何死,是她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

宋玉晚知道这是韩世宜在安慰她,说的不无道理,只是让她难受的是感受,而不是道理。

韩世宜走到她身边,轻轻的拥住她,嗓音低沉道:“如果真要怪,便怪我吧,当年宋玉静嫁给太子,是我的主意。”

宋玉晚埋首在他的怀中,闷声道:“我只是觉得她不该死,她还那么年轻。”

韩世宜淡声道:“那你觉得陈琳该死吗?”

见宋玉晚不答话,他又道:“所以当年大哥被宣德帝下毒的时候,我才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该不该死有时候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命定的。”

宋玉晚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虽未说什么,但她的神色终于不再是自责了。

这件事里故而有宋玉晚的因素,但真的不能怪她,如果宋玉静心境豁达些,便也不会出现今日这些幺蛾子了。

——

宋玉晚回到金陵城里,也不管朝堂上这几日在闹些什么,她没敢回宋府看小刘氏,生怕露出什么马脚。

倒不是怕她孤身入淮安的事情被小刘氏发现,只是害怕她担心而已。

宋玉晚决定先去陈府,看望一下阿姐,没料到正撞见陈方豫和陈方谨在争执什么事。

“大哥,你还要走?”

“不然呢?”

陈方豫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你分明知道阿爹开口留人不容易,这个台阶你不要,以后再想要可就没了。”

陈方谨冷笑一声,态度恶劣:“你以为我会在意那个?”

说着陈方谨就转身往外走,一眼看见站在院门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宋玉晚。

陈方谨眯了眯眸子,猜测道:“想必这位是萧王妃。”

宋玉晚尴尬的脸色缓了缓,承认道:“不错,大人好眼色。”

虽然陈方谨即是益州牧又是川渝总督,但叫一声大人总归是没错的。

“只是没想到王妃也有听人墙角的癖好。”

对于陈方谨不咸不淡的这句“戏言”

,宋玉晚在这种唇枪舌剑的事情上向来不会吃亏。

宋玉晚笑了笑,说道:“大人说笑,这是我姐姐的院子,无论谁在这说话,我都没什么听不得的,既然大人的话要保密,就不该到这里来说。”

陈方谨被说得微微愣了下,继而眸色阴沉下来,也不打算再说些什么,转身欲走。

他行至院门口,宋玉晚突然出声道:“我知道我也没什么资格劝大人,但有句话不得不说,一个媳妇最想要的是公婆的肯定。”

有句话说得好,丑媳妇也是要见公婆的。

陈方谨当年的执意固然是因为喜欢他夫人,但间接地使得这个女子一直不被陈家承认,即便是性格淡然,嘴上说着不在意,心里想必也是极其不舒服的。

宋玉晚回头,看到陈方豫一脸复杂的看着她,她狐疑道:“怎么?我说错话了?”

陈方豫摇摇头:“不,你的话或许大哥已经听进去了。”

宋玉晚奇怪道:“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