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回忆(2 / 2)

廷玉未晚 与花辞 1797 字 2个月前

迷醉中的韩世宜哭得撕心裂肺的,全然没有寻常的坚强。

她是谁?宋玉晚猜了猜,想到韩世宜的生母。

除了陈青絮,这世间还有谁值得韩世宜这一哭呢。

他说找不到陈青絮……宋玉晚任由韩世宜抱着她哭,却什么也做不了,她安慰地拍了拍韩世宜的背,也不知他能不能听见。

“睡吧,明日或许你就会找到她了。”

宋玉晚低低道:“你会找到她的,相信我。”

翌日清晨,韩世宜揉了揉额角,醉酒的感觉还真不好啊。

一瞥眼见宋玉晚坐在一边,怀里抱着团绒猫,晒着太阳,好不安逸。

“你醒了?”

韩世宜点点头,微蹙眉脚:“今天该去宫里叩首的。”

未料宋玉晚轻声笑了笑:“不用去了,清早我让步恂去给宫里回话了,郡王忧思过度郁结肺腑,如今病了。”

韩世宜看着她一脸狡黠的模样,不禁笑出声:“你呀,如何变得这般聪慧了?嗯……肯定是跟为夫学的。”

宋玉晚扬了扬头,哼哼两句:“我本来就很聪明,再者难道你还真的打算为他穿孝衣吗?”

说着又补了一句:“太妃娘娘的事情,是不是特别棘手啊?”

韩世宜沉默了一会儿,半晌叹了口气:“找不到她,暗卫的探查也毫无头绪,我现在甚至不能确定究竟是不是被他的人带走了。”

“怎么,还有可能是别人吗?”

韩世宜摇摇头,转了个话题:“不说这个了。”

皇帝去世,是国丧,举国哀悼。

金陵城内的寺观各击三万杵,代皇帝“造福冥中”

宣德帝棺椁停在建章宫的正殿里,帐幔也都换成了素白色的。

赵后跪在前面的位置,一身素衣,包裹着她略微消瘦的身体。

她已经不年轻了,身后的费贵妃仍旧是一张貌美如花的脸,对比起来她觉得好不公平。

礼官唱喏:“拜!”

众人皆俯首,叩头。

大殓礼要连续三天,早晚两次,宫眷命妇身着丧衣而拜。

拜过之后赵后回明德宫更衣,不多时侍女禀告,说费太妃求见。

赵后微微一愣:“请太妃正殿坐吧。”

宣德帝的这些妃嫔,除了有子嗣的可以得到太妃封号,没有子嗣的则回家颐养天年或者去守陵寝,赵后也还算宽宏,没有叫妃嫔陪葬的说法。

费贵妃从贵妃变成太妃,神色也并没有多高兴。

她这几日身形消瘦,刚生下皇子没多久,宣德帝就病故了,不得不多为自家的孩儿多做考虑。

“给娘娘请安。”

赵后换了身衣服出来,对她虚扶一下:“妹妹身子不好,不必多礼了。”

费太妃摇摇头:“娘娘贵为太后,这一礼不可省的。”

赵后心里划了个弧,似乎明白她为什么而来。

“本宫虽是太后,但做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又是不一样的,妹妹说对吗?”

赵后吩咐侍女看茶,幽幽的说出这一番话,惹得费太妃心里更加紧张了。

费太妃直接给她跪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显得好不可怜。

“臣妾今日来,就是为了延稷。”

费太妃急道:“臣妾不敢肖想什么位子,只愿有朝一日延稷分封个地界,臣妾也一同去。

请太后娘娘多多照拂臣妾。”

皇子及冠才能分封,拥有封地。

换句话说,费太妃要在建章宫里再蹉跎个二十年才行,在赵后的眼皮子底下生活,若是不搞好关系,恐怕活不长久。

费太妃是个聪明人,她自知比不上文夫人和景贵嫔,她们的儿子都已经及冠封王,月余之后就可以离开这座牢笼,而她不行。

赵后起身走过去,扶起她:“好端端的这是做什么?”

容色中藏着虚情假意:“你是延稷生母,先帝在世的时候多宠爱你们,本宫自然不会怠慢你们的。”

费太妃急于给她表忠心:“其实臣妾此来,不是一人想法,而是费家也觉得他日太子殿下登基,是大燕之福,臣妾只想追随娘娘,还请娘娘莫要推辞。”

白来的势力,不要白不要。

更何况费太妃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出宫去,还得看她鼻息生活,当下心思也沉静下来。

“那本宫就放心了。”

赵后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

虽然费太妃站在她这边,但文夫人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那个人比当年的江贵妃还要聪慧,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