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2)

苏韵卿的眉心转瞬深锁,再没了之前的淡漠容色,慌乱的展了其余的书册在旁:

正月初八,散播谶言之道士音讯归档。

秘司奏:其人本周游于长河两岸,避世清修,忽涉京中朝事。供述曰,因人以典籍道经相赠,求陈其毕生测算之天道机宜,遂从之。此人押解赴京,不日抵达。依其言绘碰面人之像,肖似致仕宫观官林之语,其人为永兴年进士,主考卢逢恩……

盛安七年腊月三十,查公主府马夫事纪要:腊月廿三凌晨,京北农户失火,乃其迁转家眷,悉亡,线索尽绝……

同日,内卫夤夜急奏,妃陵安养数载之平妃宫人失踪,恐贼人知其幸存,图谋不轨,已着人探寻,待回报…

腊月廿八,长街刺客两剑客实为名噪一时之江湖杀手,一命黄金三百两,非富贵难请。汇贤楼前逃散之人查访无有音讯,综察子密报,或为中年男子扮作女装哄闹于其中,流窜城西散户,此地流动者众,皆无户籍档册…

腊月廿五,汇贤楼有涉李公遇刺案,公主遇刺案,遂查其管辖诸事,礼部员外郎贺挺控此处权柄,亦为沿途三店之幕后实控东主,此人乃卢逢恩次子亡故元妻之同父异母弟……

冬月初五,京中巡防营得苏韵卿案往李府、长公主府传讯之小厮尸首,溺毙于京郊护城河,皆非编户,无有良籍,暂无线索。遣各秘司察子串联辨识,待报…

冬月初四,苏府投毒案,禁中庖厨与府中值守禁卫尽皆审查毕,禁卫验毒有失,移送卫戍。毒当始于传送之际,查无线索,涉案者皆秘杀之…

盛安七年冬月廿七,李公遇刺之刺客身份纪要:仵作所验之结论,此人当供职军中,身存数道枪刀箭伤。依京中存档清查月余,锁其身份,襄州定安人,军龄十五年,去岁坐罪放归乡,冬月初一持伪造假堪合入京……

冬月廿八,暗桩观李公丧仪,往吊唁者,数十位四至九品在京官员,于卢公亲至后蜂拥往李府,似观其风向而动…

盛安八年二月初九,本因苏往大相国寺,查陈始末。偶得禅院平家耳目之行踪,追索之,见公主密与其联,似有所谋…

二月初十,苏一反常态,重金求购古玩,查古玩店之掌柜,密切留意其动向,待报。

三月初十,卢公府宴,请宴诸阁臣,皆未至。然京中官眷妇赴内宴者众,内宅串联实当提防。

盛安八年三月三十,卢公问政月余,京中平安无事,治安良好,风清气正。察子回报,府中人事殊严远胜于前,暗桩欲近而不得,行踪无所知。

……

苏韵卿一口气读了数十卷纪要,神情呆滞,身子如同散架一般瘫靠于椅子之侧,半晌都未能消化尽眼底的惊骇。

她当真是当局者迷了,这些事虽然仓促得簇拥在短暂的时间里连环爆发,看似拿捏着她与萧郁蘅和舒凌的痛处,针针见血的直奔矛盾根基,可这些歹人本来的目的,她该当看得清的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