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郁蘅无力的回转了身子,她穷尽了自己的人脉,却无有苏韵卿的半分消息。舒凌素来勤政,今时的举措亦然透着古怪,令她忧思难消,寝食不安。
若是可以,她想问燕子借双翅膀,周游于四海,去寻苏韵卿的踪迹,哪怕一世漂泊……
萧郁蘅很后悔,苏韵卿离去那日,她不该窝在城墙上的。
若她见了苏韵卿,二人说了话,道了别,彼此熟稔筹谋,该多好……
而今苏韵卿不知去向,萧郁蘅也不敢再有任何的动作,生怕一步走错,让苏韵卿万劫不复,而她,也再无机会与人相见。
大兴宫内,三省六部运转如常,坐镇的卢逢恩处处仔细,即便陛下数日不曾问政,竟也挑不出丝毫毛病来。
陛下寝殿的回廊下,苏韵卿愁眉深锁的立在门口候着。红鸾带着她离了掖庭狱,便让她来了此处,说是陛下的授意。
可把她晾在这儿以后,红鸾便带着几个内侍走了。门前的侍卫横眉冷对,苏韵卿无处可去,只得安等。
约莫两刻后,红鸾才领着人归来,身后多了好些文书。她灿然一笑,对着苏韵卿道:“进来吧。”
苏韵卿不明所以的随人入内,红鸾引着她走进了离着舒凌所在的位置最远的一处房间,将那些搬来的文书堆放于桌案,温声提点,“脑子清明些,线索繁乱,可莫要糊涂了。”
“这是何物?”苏韵卿凝眸望着那小山一样的文书,满目疑惑。
“看了就知道了,你可用心些,眼睛莫蒙尘。”红鸾无心与她多言,转头吩咐跟进来的内侍,“你们在此守着她。”
见人转身离去,独留两个小内侍直勾勾的盯着自己,苏韵卿浑身不自在,只好坐下去看文书,转移视线。
随意拎了一卷,铺陈开来,上面的字迹直接勾走了苏韵卿的心神:
盛安七年腊月初三录,三省值宿内侍筛查毕。一掌制令归档之人名刘克,问话间露惊惧,精于仿笔之术。审之,供陈受命于兵部主事韦定思,伪造苏之笔体杜撰请帖,交于韦手…
前省掌管制诰敕书的这个小内侍,苏韵卿打过多次照面的。但兵部主事这等小官,苏韵卿连名字都记不住,断然没有私怨,只能是政局角逐里的棋子罢了。
苏韵卿瞳孔顷刻发散,随手再抓过一卷摊开:盛安八年正月初三录,依弹劾苏之官员名录,寻索其迹,出于两湖之州府与青城书院一脉者,及永兴元年进士及第者为首,隐与卢公有涉。
若是未曾记错国史所载,先帝永兴元年的科举主考,该是卢逢恩。而这人的故乡,貌似便是两湖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