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2)

>

时机选得过于凑巧,一招一步又直指君臣关系,帝王与皇嗣关系最微妙薄弱的关窍,这等动机本该格外鲜明的。

但凡她用心的冷静思量一番,但凡她把自己从复杂的感情纠葛中抽身出来,便能觉察出蹊跷的……

非但是她曲解了舒凌数月的意图,就连萧郁蘅也误判了长街行刺的因由。贼人狡诈,行刺的筹谋干净利落,让人寻不到线索,自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陛下手眼通天,竟也查不下去。

但将累月的线索糅合于一处观瞧,便不难嗅出其中的蛛丝马迹,与这层层嵌套的连环局背后的,真正的动机。

李道成的遇刺,不过连环奸计的开局。

可只一个开局,苏韵卿便中了离间术,与舒凌貌合神离了。

除此之外,舒凌将苏韵卿的动向盯得这般严丝合缝,令她脊背发凉。

说到底不过是年岁轻轻的一五品阁臣而已,陛下竟会在她身上耗费如此多的耳目心力,片刻不曾松懈,连亲自去趟古玩店,都成了“一反常态”,可见这些暗处人对她是何其了解。

自盛安七年的冬月,直到盛安八年的二月。连续四个月,帝京动荡飘摇、混乱不堪的朝局竟然顷刻终结于三月。

三月发生了何事呢?无非是苏韵卿坐罪流放,萧郁蘅得赐婚之旨,卢逢恩正位大相公罢了。

苏韵卿与萧郁蘅威权尽失,卢逢恩仕途正盛。

这便是奸人谋算得逞,不再大兴风雨了。

舒凌连月来乃是顺水推舟的称病不朝,加以试探。而卢逢恩狡诈多疑,并未因得势翘尾巴,反将所有的事做得严丝合缝,令人挑不出错处来,无从问罪。

理顺了这些症结,苏韵卿窝在椅子里,颓然阖眸,深感自己深陷于思维瓶颈,被老狐狸戏耍玩弄于股掌。

若舒凌不曾前去相救,她不过是相权更迭之路上一个屈枉的冤死鬼,稀里糊涂送了命,却不知真凶何在。而这真凶行事缜密老辣,熟谙人心路数,她好似无力与之对抗。

如今,就连萧郁蘅遇刺的疑惑也已经解开,可平家人在流放路中的杀心却成了唯一的谜团,困扰着苏韵卿不安的心神。

还有那个失踪后又寻上萧郁蘅的哑婆,似乎与这些直指卢逢恩的线索格格不入,毕竟苏韵卿清楚的记得,先前萧郁蘅有言,哑婆是昌王寻来的。而此后,她便与平家接了头。

昌王,平家,卢逢恩……

“懂了?”幽幽的话音自身前炸开,令苏韵卿的羽睫骤然抖了起来。

舒凌不知几时,悄然走了过来,垂眸打量了闭着眼睛满脸悔愧的苏韵卿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