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臣无有欺瞒,近来臣知晓自己的处境大不如前。您拟旨避开了臣,臣贼心作祟,忍不住起了妄念,才去看的。臣知错,请陛下赐罪。”苏韵卿的话听着格外恳切,诚惶诚恐。

若是旁人唯恐大权旁落,唯恐失了圣眷,这份说辞舒凌是会信的。但偏偏眼前人是天不怕地不怕,从未将威权奉为圭臬的苏韵卿,陛下对这番话,是半个字都不信。

舒凌瞥了她一眼,默然须臾道:“苏卿既招认,当值凤阁玩忽职守,乃是渎职大罪。即刻革职,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苏韵卿苦涩的阖眸一叹,任由御前的人将她拉着,在深夜移送出宫,拖去了刑部天牢。

一行人离去,舒凌的寝殿内闪身探出了一抹颀长的暗影,目光幽沉的凝望着方才苏韵卿呆过的地方。

“果然如朕所料,这俩兔崽子,跟朕耍心眼。别愣着,过来陪朕把这棋局走完吧。”舒凌喟然一叹,面色凝重,捏着棋子的指尖泛着白色。

暗影一闪,坐回了棋盘的对侧,落下一声惋惜的轻叹。

第三次了,苏韵卿可也算是刑部的常客了。别处是何情况,苏韵卿算不得清楚,但国朝刑部,可一直死死的攥在舒凌的手掌心,如铁桶般坚实牢靠,自上而下,完完整整的贯彻着今上的决断。

翌日晨起,凤阁学士苏韵卿被去官罢职的消息如一道惊雷在京中炸开,朝堂中人各有思量,议论纷纷。

至于那些弹劾她的人,则分外欢欣,认为自己揣度对了圣意,早晚是加官进爵的好材料。

萧郁蘅虽说赋闲在家两月有余,但开府的属官俱在,消息还是灵通的。

苏韵卿未曾传回赐婚旨意的内容,竟先于她们的承诺被罢官羁押,这一音讯入耳,萧郁蘅如五雷轰顶,心下惶惶,暗道自己还是心大的晚了一步。

朝中众人只得各自猜测,无人知晓深夜的禁宫隐晦。

至于这人缘何在值守当晚被问罪,陛下的圣旨只囫囵说苏韵卿玩忽职守,有负圣恩,革职查办。而具体的症结,并不曾如实点明,就连萧郁蘅也是耳目闭塞,束手无策。

苏府等了许久,未等来苏韵卿疲惫放班的身影,却再次等来了朝中收没家产的衙役,所有的下人随侍都被圈禁在府。

就连那跑迟了一步的账房也未能幸免,混迹于舒凌拨派的一众家仆中,显得有些尴尬。

情急之下,萧郁蘅铤而走险的往大相国寺跑了一遭。

这是她与平家人约定的联络方式,寺院对外开放的静修禅房中,借住了平家耳目。只要萧郁蘅去,便有人通风报信。

“舅舅,刑部差官可安排进去了?”萧郁蘅难掩慌乱,“事生变故,凡事都得提前了。”

那个昔日救了她的中年男子面容亦然格外严肃,“那里本就有你外祖昔年的旧部,我知会过了,但是能否在不被猜疑的情形下争取到接触苏韵卿,我无法保证。但若她有命出来天牢,沿途差官打点,我的人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