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灭魏之战 (第4/7页)
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意思就是,不披甲赤双足接敌,左手提首级,右臂挟俘虏。秦人认为披甲穿履不够灵活,宁愿以命相搏获取军功。
现在这些秦锐军卒虽然多不是老秦人,但编入了秦军,就执行军法连坐制,不奋勇作战而导致伍长、什长战死,而这五个、十个人手中又没有敌军人头,就是全被执行军法斩杀的结局。
后路堵死了,向前看呢?这些人的大部分是刑徒,皇帝说了人头可以抵刑期,抵光刑期就按正常军功受爵。皇帝说话算数,函谷关和荥阳两战,已经有很多刑徒不再是刑徒了,还有从刑徒一跃而得受爵的,前途光明的很,所以这帮人甚至比当初的老秦人还更为凶狠吓人。
更热闹的是,咱们这位胡亥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把护军的作用也发挥到了极致。
大秦在各军中都派有护军,护军的职责就是考察选拔武将,并监督各级将领,有监军之责。
秦锐军中自然也有护军。
胡亥把陈平任命为护军都尉,总领秦军的护军。既然陈平是护军都尉,胡亥就交给了他一项任务,各军护军不但监督和考核选拔武将,还要搞搞洗脑性的工作。在秦锐军中,无论是原来的中尉军、卫尉军还是刑徒,兵练的一部分就是讲讲天下形势,从思想上武装这些军卒。
胡亥让陈平指令护军们,要反复的、不厌其烦的告诉军卒,大秦本来天下安定,但山东的那些义军一起,山东动荡,壮夫从军,必有死伤,人口就会大减,然后无人耕作就会导致饥荒,广大山东人民就会流离失所。虽然过去秦律严苛不合理、徭役也非常繁重,可现在在无上英明、年轻有为的二世皇帝领导下,秦律会针对山东进行重新修订,徭役也会大大减少,至少伟大的皇帝陛下不再会为自己的享乐而征徭役,所以消灭掉影响大秦安定团结的因素,以后的生活就将会更美好……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中有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者”。意思是说,要以“正义之师”而打仗,要得民心,才能生死与共,不怕危险。
胡亥让护军给军卒洗脑,使他们知道为谁作战,为什么作战,这一来于公于私,军卒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奋勇向前,也就使秦锐的战力不但丝毫不弱于平灭六国时的老秦战卒,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魏联军于是彻底悲剧。
_
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