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灭魏之战 (第3/7页)
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发射过的床弩迅即被丢开不管,军卒们以伍为单位,极快的组成一个一个小阵,持矛携盾,铜剑在手中闪光。
秦军的小队编成采用的是所谓“花队”,即一伍卒中有弩卒二或三,盾卒一,矛戟卒一或二。在以往情况下,弩卒仅持弩而无短兵,近身搏杀时弩卒就没有作用了。采用胡亥建议的三锥步阵后,弩卒配剑及小圆盾,这样一伍就构成了一阵。对于经验丰富的军卒,一什还可化为三个三锥阵。
齐魏战车看着很吓人,但秦军的左右阵已经化为了疏阵,以伍为小阵,并不用盾矛组成密集阵墙硬扛。战车车速提起后转弯非常困难,直冲道路上的秦卒纷纷避开,杀伤力锐减。
战车冲进了秦阵,车上的戈手挥舞长兵砍刺秦卒,但多被大盾阻住,车上箭手射出箭矢又多被小圆盾遮挡。秦卒根本不与战车硬怼,军卒们放过战车,一个一个的小阵专杀随车而进的步卒,可怜那些步卒跟着战车跑了200多米正气喘吁吁,就被眼冒绿光的秦人卷入一个个小阵送了命。战车冲入秦阵不足五十步,车后的步卒已经消失了四成,剩下的也陷入了苦战。
_
分析秦军的战斗力为什么强,总会有几种说法,如二十级军功爵,如军法连坐制,还有秦人悍勇好斗等,另外秦军未接敌前即以箭阵远程打击,并用三段击的形式先声夺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等等。真要论兵械,不谈本故事中的冒牌胡亥所进行的兵械改进,历史上秦弩不如韩弩,秦剑大多为铸造青铜,而六国多已配有铁剑。秦人戴冠而六国人顶胄(头盔),秦人多用无甲轻兵而六国人至少也以轻甲步卒为主。
秦人何以多胜?
总结历史上秦军多数情况下总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二十级军功爵制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古时战卒就是农夫,脸朝黄土背朝天,耕种锄刨,而因为耕种不得法(所以我们这位后世来的胡亥才要倡导深耕法和堆肥法),产量很低,正常年景亩产不过一石半(90市斤/45千克),所以基本都是在温饱线上下。
当兵打仗,通过斩杀敌首既可获田还可获岁俸并可得到奴隶,有农奴可使耕田的人力增加,有岁俸可以基本保证一家不致饿死,奖励的田亩所获就可以用来添置衣物器具,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打仗会死人,但对于挣扎求生的庶民来说,反正几近一无所有,打仗杀人可以让自己富庶起来,是很值得冒险赌一把的,尤其先秦时代的人悍不畏死,那么多死士的存在就很说明问题,所以秦人勇猛善战。《战国策·韩策一》中所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