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2/16页)
丹·西蒙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袭,穿过一条条裂缝、一根根横木,我身周的整个世界也都细语呢喃起来。
我走到“慧”之台阶,爬到“正见”宝阁中。我在露台上站了片刻,望着外面,又黑又静的僧房正蹲坐在东面的一块巨石之上。我的指尖摸过精细的雕刻,那上面浸透着矻矻和恺伊两姐妹无限高超的木雕技巧和心血。风变大了,我包紧外套,爬上螺旋形的楼梯,向“正思维”的塔楼前进。复原塔楼的东墙上,伊妮娅设计了一扇极为圆整的大窗,它面朝东方,正对着缓降的山麓,先知已经从那儿探出了脑袋,这轮月亮正缓缓升起,明亮的光线首先映照出塔楼的天顶,然后是后墙,这块灰泥墙壁上,凿刻着《经集》中的经文:
正如火苗被大风吹灭,
已经消失,无以命名,
牟尼摆脱了名和身,
已经消失,无以命名。
当一切现象消失时,
一切谈论方式也消失。
我知道,这段经文述说的是佛陀谜一般的死亡,但我在月光下看着它,脑中在浮想联翩,觉得它是不是能用在我或伊妮娅,或是我们两个人身上。似乎不行。那些僧侣在悬空寺辛苦劳作,是为了追寻悟道之路,但我和他们不同,我并不追求任何高于生存需要之物。吸引我,取悦我的,是星球本身,是无数亲眼见过、踏足过的星球。我并不愿意将这个星球和我对它的感觉抛在脑后。对于生命,我知道伊妮娅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涉入生命的百花园,就像是天主教的圣餐礼,只不过圣餐成了星球,必须细细咀嚼它。
不过,想到世界万物的精华,人类和各种生命的精华,会消失,无以命名,我心底便产生了一种共鸣。这些天,我一直想把这个地方的精华化成词语,结果毫无进展。
我离开“慧”轴,穿过用来烹饪和进餐的长平台,开始攀爬“戒”轴的台阶、桥梁和平台。现在,先知和它的两位侍从已经爬上了山脊,它们投下明亮的光线,将四周的岩石和红木抹上了醇厚的月色。
我穿过代表“正语”和“正业”的两座塔楼,在“正命”环形塔中停下了脚步,喘了几口气。在“正精进”塔楼外,放着一个蓄满饮用水的竹桶,我在那儿畅饮了一番。平台和屋檐下,经幡猎猎作响,我轻轻走过长长的连接平台,来到最高的建筑中。
伊妮娅最近正在建造“正念”冥想塔,塔里仍然弥漫着新鲜竹木的气味。顺着陡峭的阶梯往上爬十米,便是“正定”塔楼,它蹲坐在这座寺庙的顶部,窗户面对着悬崖峭壁。我在那儿站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