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 / 2)

“家成了别人的家,爹娘成了别人的爹娘,兄长和祖父也成了别人的亲人,清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世子哥哥了呜呜呜……”

沈卯顺势把江清梨揽在怀里,他抱进怀里的姑娘不少,可那都是烟花女子或低等丫鬟,这样冰清玉洁的世家小姐还从没抱过,虽然说这个小姐是抱养的,手感还真不赖。

江清梨一点也不反抗,甚至在心里窃喜。

“清梨,你在江家过得不好吗?”沈卯柔声问。

江清梨演技大爆发,迷茫地摇摇头,又点点头,又摇摇头。

把沈卯看迷糊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

江清梨为难道:“柠歌妹妹是江家的亲生女儿,娇纵厉害些也无妨,我让着她就是了,母亲待我还算不错,父亲他们……唉,谁让柠歌妹妹才是她们的亲人呢,我又算的了什么……”

她抬起头,用一双剪水眸深情地看着沈卯:“世子哥哥,清梨也好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沈卯差点低头亲上去,低声道:“我会帮你实现的。”

天黑了,江清梨还从未这么晚回过家,有点慌,辞别沈卯时都有些匆忙,被夏蝉搀扶着匆匆离开了墨涟居。

回江宅的路上,江清梨心情是愉悦的,今日这顿饭吃得不亏,不仅获得了沈卯的同情,还得到了他的口头承诺,他说过,会给她一个家。

回到桃姝院,她把盛装和满头的珠翠脱去,穿上常服,虽然已经很晚了,仍旧睡意全无,吩咐夏蝉去做一碗热热的甜银耳羹来喝。

夏蝉奉上银耳羹时,带来一个让江清梨更加开心的消息:江柠歌挨骂了。

“她被祖父骂了?”江清梨眼睛都亮了。

夏蝉方才在厨房做银耳羹时听下头的小丫鬟说的,点头道:“是呢,不知道二小姐怎么惹了老太爷动怒,把老太爷气坏了,足足骂了二小姐一盏茶的功夫,最后老太爷气冲冲地从醉苏堤离开了。”

江清梨“哈”了一声:“天助我也,江柠歌这个蠢货是个天生的直性子,一点弯都不知道转圜,活该被祖父骂。”

夏蝉附和道:“老太爷回景泰院后仍然没消气,听说还把老爷叫过去了,让老爷一定要惩治二小姐。”

“父亲惩罚江柠歌了吗?”江清梨期待地问,江柠歌以前还总挨罚,这几个月过得太舒坦了,忘记挨罚的滋味了。

“老爷说二小姐顶撞老太爷,罚了一个月的份例银子。”夏蝉道,“小姐,老爷这么不痛不痒地罚,是不是有些偏袒二小姐啊?”

江清梨冷哼一声:“明目张胆的偏袒,真不知道江柠歌哪里讨父亲欢心了,竟然宁愿违背祖父的心意,也要偏袒江柠歌。”

江延庭这个行为让她很不能理解,也很不满意,明明江延庭以前也不是很看中这个这个女儿,这么现在这么护着,就因为吃了江柠歌几顿饭?几顿饭就能把把一家之主收买?

江清梨的眼界还是太局限了,不清楚江延庭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可以为了一顿美食给江柠歌头饰、冬衣,也能为了江柠歌得宁王妃的青眼而违背老太爷的意愿,这个礼部尚书心里的算盘打得很响。

虽说江延庭让她不满意,可今日与沈卯见面和江柠歌挨骂这两桩事都让人顺心,明日趁热打铁多去景泰院献殷勤,只要笼络了老太爷的心,就不信不能把江柠歌按在地上摩擦。

翌日,江清梨早早起身,她要去景泰院陪老太爷用早膳,这个时候的老太爷最需要人哄,哄高兴了说不定能再送她一架古槽琵琶。

路过前院时,还把潘氏也叫上了,这两人虽不是亲母女,心性却是一脉相承,想到一块去了,不用江清梨喊,这趟潘氏也会自己去。

正好两人一起到了景泰院,江安泰气了一晚上,正哪哪都不舒坦。

潘氏给江清梨示意个眼神,江清梨会意,立刻上前去给江安泰按摩捶腿。

“老爷子,昨日没歇息好?怎么眼下乌青一片?”潘氏明知故问,招手叫来下人,“去给老爷子煮碗热乳酪来。”

江安泰昨晚的确没休息好,耳边一直徘徊着江柠歌的话,再一直回想江家人在自己面前的行为。

论起全家人,除去江柠歌,江延庭在自己面前是最无所求的,因为已经什么都有了,江景书一心考科举,很少出来,夏氏母子俩除了日常来问安,闲时倒很少来,但他能瞧出夏氏是有些精明的,知道让江景墨献殷勤,以此来换取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最常来的就是潘氏和江清梨,算起来最有孝心,可这孝心若说是别有用心也未尝不可,以前江安泰看不出,自从听了江柠歌的话,有些现象的本质倒被他逐渐看清了,因为这对母女每次“殷勤”完都会得些好处。

江安泰“嗯”了声:“昨晚没睡好,今早也没什么胃口,清梨,你一向孝敬祖父,你去给我沏一壶好茶,务必亲力亲为,我只喝你沏的。”

这个要求有些突然,江清梨愣了一下,随后才道:“祖父想喝清梨泡的茶啊?清梨可是个点茶泡茶高手,祖父且等着。”

说完,她便去烧水了,烧水、挑拣茶叶、冲泡……这大冷天的,一套流程下来,也是够累了。

炉子在院中廊下,江清梨刚出了房门,脸上笑容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大的白眼,嘴里嘟囔着:“老东西,事儿还不少,想喝茶不能让下人泡吗?数九寒天的非要麻烦我。”

她才不愿意把手从暖袖套中伸出来,而是让夏蝉去烧水。

夏蝉犹豫了一下,试着问:“老太爷不是要喝您亲手冲泡的茶吗?”

江清梨没好气道:“难道你让我亲自烧水么?那老东西又不是神仙舌头,能尝出谁烧的水?蠢货!”

夏蝉连忙去烧水,等水烧开,江清梨挑选茶叶时也不用心,按理说应该择最嫩的茶尖冲泡,她却随手捏了一小撮,泄愤似的扔进茶壶中,不耐烦地扔下一句:“冲吧。”

夏蝉听吩咐把滚烫的开水冲进茶壶中,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江清梨把泡好的茶倒进茶盏,双手端进屋去。

等进了门,灿烂的笑容重新挂在脸上,她笑盈盈道:“祖父,茶好了。”

然而江安泰的脸却完全黑了,没人知道江清梨在泡茶时,他用一匹布把潘氏打发倒库房中,自己在窗子前盯着廊下,把廊下小姐与丫鬟的对话和行为瞧了个一清二楚,心也慢慢沉到了谷底。

原来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江清梨就是这么嫌弃自己这个老头子的。

他饮下一口茶,觉得无比苦涩,原来江柠歌说得都是对的,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子孙绕膝,都是表象,今日他略施小技,才见识到了这句话背后的寒冷,而这些东西,江柠歌定是经历多了,才把这种话说得这么轻松自然。

潘氏抱着布匹,欢天喜地地从外面进来,笑道:“这布匹当真是好料子,老爷子的东西一向都是最好的,我一会儿让成衣店赶给清梨赶几身衣裳出来,不耽误新年穿。”

江清梨心里舒坦了些,得了一匹好料子,不枉她辛苦沏茶。

然而江安泰却无心再敷衍这对母女,弯着背,有些颓丧道:“我睡个回笼觉,你们先回去。”

老爷子从来没睡回笼觉的习惯,潘氏和江清梨很是疑惑,但都没说什么,好处到手,目的达成,管他要睡什么回笼觉安神觉,只当老爷子是昨晚没睡好又困了,便识趣地离开了。

江安泰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愣神了很久,侍从送来的早饭他也没动,茶放凉了也没喝,一直等快到中午,他才如梦初醒般活过来,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出屋门。

“老太爷,您去哪?您还没用膳呢?”随从在身后问道。

江安泰没作答,只是摆摆手,朝醉苏堤的方向去了,背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