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的闻喜宴上,殿内的文臣们几乎都见过新科进士狄献,也记得狄献在皇上面前论渠的意气风发,此时回头一瞧,却惊讶地发现那个还算白净的进士郎竟然变成了个肤色麦黄、身形挺拔结实的……庄家汉或劳工模样。

“微臣狄献,叩见吾皇万岁!”

跪在大殿中央,昔日的进士郎只剩声音清朗铿锵依旧。

永昌帝叫他免礼,走下御台,围着狄献转了一圈,捏捏狄献的肩膀,笑道:“无需多说,朕只看你今日站在殿上的样子,就能看到你在渠道亲自督工长达半年的辛勤身影。”

狄献:“承蒙皇上委以重任,微臣不敢不尽心。”

君臣一番夸赞与谦让之后,永昌帝赏了狄献白银千两,赏在丰延渠渠首为狄献父子立碑记传,让狄献暂回青峡继续担任知县,三年任满后再予以破格提拔。

狄献与众官员都能理解,毕竟今年只是修好了渠,接下来两年狄献真把那四万顷荒田灌溉成良田,真让当地百姓转贫为康,才算落实了他这一大政绩。

赏完狄献,永昌帝走上御台坐回龙椅,再赏康王验收之功。

康王恭恭敬敬地谢恩。

这时,永昌帝看向工部尚书严纶,道:“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狄献之父狄雍生不逢时,有才却未能施展其才,如今狄献能一展父子两代抱负,靠的是严纶的举荐。朕治理天下,需要狄献父子这样的大才,也需要能给朝廷举荐这等大才的贤臣伯乐,所以,今日朕也要赏严纶一份荐才之功……”

“皇上厚爱,老臣受之有愧啊!”

正被众臣羡慕的严纶突然快步走到大殿中央,扑通跪下了。

赵璲微微握紧左手,抬眸看向龙椅之上。

永昌帝疑惑地看着严纶:“严卿此话何意?”

严纶拿袖子抹去眼角惭愧的眼泪,再泪眼朦胧地望向康王……身后被挡住大半的轮椅,一字一字清晰无比地道:“老臣整日忙于各种工事,哪里能记住几年前一个小小的青峡知县,狄献此人,实乃惠王殿下托老臣举荐给皇上的啊!”

作者有话说:

严尚书:是他,是他非要老臣干的这冒名顶替之事

ps: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古人是韩愈哈,

第146章

随着严纶的话音落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全都望向了排在文官前面的三位亲王那里,然而因为惠王坐在轮椅上,也就前排一些官员能够看见惠王的侧脸或后脑,更后面的官员连轮椅都瞧不见。

真正感受到这些视线的,是站在轮椅两侧的康王与庆王。

庆王光震惊了,震惊狄献竟然是二哥举荐的人才,震惊修渠一事二哥也立了功劳!

康王也惊了一会儿,但作为一个才领了渠道验收之功的人,康王难免想了更多。

他能立下这份功劳,是因为狄献先修好了渠道,而狄献能崭露头角,居然是二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