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原型北魏刁雍修艾山渠,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搜,当然放在文中修渠人的经历我给改编啦

第113章

这日是三月十七,朝廷下午发放的殿试结果,赵璲也提前一个时辰回了王府。

参加殿试的贡士不会再有落选之说,只会评分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其中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会直接入翰林院为官,二甲进士与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则需要再在吏部那边进行一次铨选,最后根据铨选结果安排京城的低阶官职或是外放知县、县丞等职。

能留在京城的基本是二甲排名朝前的进士,像狄献、何文宾这种挂在三甲尾巴的,如无特殊际遇基本就是外放知县了。

赵璲要在工部当差,狄献即将迎来各种应酬以及吏部的铨选,赵璲只能利用刚刚发榜后的这点时间见他一面。

狄献被王府的布衣侍卫请上了一辆马车,车夫默默赶路,很快就将马车赶进了王府西边的一处侧门。

狄献跟在领路的年轻公公身后,心跳如鼓,亦心乱如麻,完全摸不清惠王殿下为何要见他,狄献已经在脑海里把他进京后所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筛查了一遍,他十分确定自己没有跟惠王殿下扯上过半点关系。

飞泉将狄献带到二进院的厅堂,推开门,示意狄献自己进去。

透过渐渐变大的门缝,狄献看到了单独坐在北面长几后的王府主人,他曾经在殿试时远远窥视过一次的惠王殿下。

厅堂里已经掌了灯,惠王手持书卷,听到开门声,惠王抬眸看来。

狄献及时垂眸,跨过并不存在的门槛,撩起衣摆恭恭敬敬地跪下,拜见惠王。

赵璲放下书:“免礼。”

“谢王爷。”

因为路上提前做足了准备,狄献还算冷静地站了起来。

赵璲问:“据本王所知,你是蓟州饶安县人?”

狄献并不意外惠王已经查过他的底细,道:“是。”

赵璲:“永昌二十五年曾任凉州青峡知县的狄雍狄大人也出自蓟州饶安,你们……”

狄献万万没想到会从一位亲王这里听到亡父的名字,震惊过后,他红了眼眶,哽声道:“回王爷,狄大人正是家父。”

赵璲:“……他老人家可还安好?”

狄献低着头道:“永昌二十六年,家父因病辞官回乡,次年便走了。”

赵璲道声节哀,多问了些狄雍的生平,得知狄雍年近四十才考上三甲同进士出身,之后一直在各地辗转担任知县,因性情刚正不被上峰所喜,于永昌二十四年被调到凉州贫寒之地青峡县,那时的狄雍已经是五十五岁高龄。

赵璲打量着狄献,道:“看来你已经猜到我为何会提起令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