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选妃(2 / 2)

廷玉未晚 与花辞 1772 字 2个月前

宋玉澜眸色一亮,还是有些迟疑:“这,能行吗?”

宫里正装皆是正统深衣,曲裾已经算是便服,但箭袖曲裾只是民间女子便装,宫中倒是没说不让穿,可到底有些不伦不类。

宋玉晚低头思索了一番,说道:“澜娘久居边关,若是着装失仪顶多也只是一声训斥,最差也不过是叫你回去,失了这次选妃机会。”

她眨了眨眼睛,调皮道:“如果真的回了边境,岂非正中澜娘下怀?”

宋玉澜也眨眨眼,眸色里满是狡黠:“晚娘一席话,子君豁然开朗。”

宋玉晚笑了笑:“澜娘的小字甚是大气。”

宋玉澜摇摇头:“大气倒是谈不上,自小被当做男孩子养着。

其实我知道,大家内心都在想,若我真是个男子就好了,可惜我不是。”

“你看开些。”

宋玉晚叹了口气:“我不是很会安慰人,你若是伤心二叔会不高兴的。”

宋玉澜摸了摸她的头,淡笑道:“我没有伤心,父亲为国捐躯,他是我这辈子的骄傲。”

宋玉晚也不再说些什么,生怕又勾起她的回忆。

染秋此时回来禀告:“回小姐,静小姐先一步去了椒房殿。”

原来宋玉静并没有等她俩,先到皇后那里请安去了。

宋玉晚低声道:“那我们走吧,以后也不必等她了。”

宋玉澜和宋玉晚一路往椒房殿去,路上有说有笑,小时候她们俩是宋府最令人头疼的两个孩子,那时候宋府还在西街上,匾额上挂着安国公府四个鎏金大字,是先帝赐的。

宋家的三个儿子住在一起,宋叙任大司空,宋取任卫将军,宋双任廷尉,那时候真是金陵里最门庭若市的府邸。

后来凉州一战,宋家的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安国公回泉州安度晚年,宋叙也将府邸搬到现在的地方。

“二位小姐是哪家的?”

宋玉澜答道:“宋家长房和二房的。”

这番话令宋玉晚回过神来,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椒房殿门口。

扑一进入椒房殿,暖意漫过来,辛香之气淡淡环绕,宋玉晚来过几次,所以没有宋玉澜那么惊讶。

宋玉澜、宋玉晚俯身跪地,给赵后行大礼:“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祝皇后娘娘福泽万世,福寿连绵。”

赵后看了眼她二人,眉目中带着三分温和笑意:“起来罢,赐坐。”

宋玉晚落座后,环视一圈,发现有十余个士族女,宋玉静坐在赵后下首,眉目中带着一丝讨巧。

而文弦好巧不巧正坐在她的旁边,这让她多少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

文弦今日又穿了一件水蓝色的曲裾,她肤质白皙很衬这水蓝色,手中一把素色绸扇,显得她更加优雅。

她低声对宋玉晚说:“晚娘,你好像有点怕我?”

宋玉晚愣了愣,尴尬一笑:“怎,怎会呢,郡主多想了。”

文弦斜睨着她,笑道:“不必这么客气的叫我郡主,你唤我弦娘就好。”

“这不太好吧。”

文弦挑挑眉:“我说行就是行,你叫就是了。”

“好吧,弦娘。”

宋玉晚拗不过她,不叫又惹她生气,叫就叫吧。

赵后坐在上首,说道:“这一次选妃大典,中途正赶上七夕典礼,所以你们这些女娃每个人还得准备一个节目。”

宋玉澜苦着脸色,向赵后表示:“皇后娘娘,臣女自小在边关长大,这琴棋书画实在不精通,恐污了陛下和娘娘们圣听。”

赵后闻言,笑着安慰她:“你的情况陛下自然晓得,七夕宴是举民同乐,陛下不会介意的。”

宋玉澜心里一紧,暗地里叹息一声,说道:“既如此,臣女先多谢陛下娘娘宽宏了。”

看来此计不通。

叙话半晌,赵后交代了一些宫中事宜,宋玉晚觉得很是无聊,低着头放空自己。

文弦突然伸手戳了一下宋玉晚,惊得她心里一跳,回过头去问她:“弦娘有事?”

文弦笑了笑:“皇后娘娘唤你呢。”

宋玉晚惊觉回头,看向赵后,果然赵后神色沉沉的,不大高兴的模样。

她起身行礼,蹙眉道:“是臣女走神了,请皇后娘娘责罚。”

赵后脸色稍霁,摆摆手:“是冉娘说你舞蹈极好,力荐你七夕跳一支舞来。”

宋玉晚撇头,见江冉似笑非笑的目光。

这妮子,信口雌黄。

“回娘娘,臣女舞蹈并不好。”

江冉一贯不喜欢宋玉晚,听说她上次还把姑母惹生气了,而平日金陵里也都传说宋玉晚是金陵才貌双全的世家小姐,这让她很不服气。

江冉笑笑,对赵后道:“恐怕是晚娘谦虚了。”

宋玉晚刚要再反驳一句,坐在赵后身边的宋玉静温婉的开了口:“晚姐的舞蹈确实不及她琴艺精湛。”

赵后闻言,便笑道:“那到时候表演什么还是让晚娘自己决定吧。”

宋玉晚吁出一口气,虽然宋玉静的话也不全对,但舞蹈她是一点功底也没有。

因为上一次她在宫里泼了宋玉静一身水的缘故,她对宋玉静总是带着一点歉意,没想到这次宋玉静还是为她说话,这让她心里松了口气。

静娘,并不是记仇的人啊。

宋玉晚表示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