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有意味的人事调整(2 / 2)

权路巅峰 平和心境 1729 字 1个月前

“第二、东元县在整个义东市的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后劲很足。

因此我考虑,最好由一个年龄稍大的同志去稳定大局。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大家如果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提出来讨论。”

张东峰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他人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因为不是一个一个进行讨论。

这个提名,因为没有反对的声音,便不需要提交表决,算是通过了。

其它还有互调、晋升等等岗位。

令周明望感兴趣的倒不是这份名单,而是义东市委常委会通过这个名单,竟然如此顺利。

在各县委书记人选上,常委除了对王弘图的任职有点不同的声音之外,对其他人选均没有意见。

事后,周明望拿着这份文件研究过很长时间。

他心里很清楚,虽说这份名单从表面上来看没有几个人与张东峰关系密切。

可是每个人选,都是张东峰点头同意的。

在这样一份调整了近百人的名单中,众所瞩目的职位,也就是那几个。

周明望还注意到,这次调动的人员虽多,但真正可以算得上提拔的并不是太多。

绝大多数人员都属于平级调动。

张东峰第一次到义江县调研时,对县长钟子真几乎不理不睬,弄得后者非常郁闷。

当时许多人传言钟子真的仕途危险了,被张东峰难看了。

谁都没想到,一年多后,钟子真竟然威鱼翻身,得到了提拔。

周明望琢磨这件事,认为并不在于是否重用钟子真,而在于给崔良材一个安慰。

毕竟在此前,张东峰已经拿掉了两个县委书记,而这两个县委书记都与崔良材关系密切。

在明面上,这次新任命的县委书记,没有一个人与张东峰关系密切。

另外,王弘图原先与任兴平关系密切。

任兴平身患重病的消息传来,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如同霜打一般。

在他们看来,别说保有现在的位置,就算是全部撤换也属情理之中。

现在的结果,竟然是一个平调、一个提拔,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这似乎也从侧面说明张东峰已经与任兴平达成了某种协议。

关于这两个人的安排,崔良材也不好说什么。

其一、你和一个快死的人相争,传出去,许多人会觉得你无情。

其二、这两个人仍然还是平级调动,有什么好争的?

其三、他们毕竟失去了头上的那把伞,将来有机会要动他们,也是最容易的。

这样的安排,等于下棋时留了后手,大家都能接受。

另外两个人,一个与钱安澜关系密切,另一个与钟华池关系密切。

这就给人一个印象,崔良材提了一个人、平调了一个人,任兴平提了一个人、平调了一个人,钱安澜和钟华池,都是平调了一个人。

真正的胜利者自然还是崔良材。

这或许恰恰就是这次义东市班子成员能够顺利通过的原因。

当然,另一个原因在于,方案是由张东峰和钟华池提出来的,崔良材得到了他应得的蛋糕,钱安澜也得了他应得的一份,这两个人心满意足之后,肯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至于其他人,柳鸿福是铁定要退下来的人,为吴志文争取海东区委书记职务,结果尚未明朗。

对于其他职位,他犯不着得罪人,肯定也不会有意见。

谢开朗有可能得到海东区委书记的实职,此时,他根本不会站出来反对张东峰的意见,更不会考虑去抢蛋糕。

徐华晖自然赞同张东峰的意见。

现在还没有得到安排的岗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海东区委书记。

只是这个职位,还是义东市委常委,为此决定权并不在义东市委,而是省委组织部。

此外,还有一个人留有悬念,那就是原义江县委书记马弘伟。

具体到人,这个安排,也是非常有味道。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尤其是县委书记,只要没有犯重大错误,不太可能搁在一边不任用。

对外的说法是马弘伟要到省委党校脱产学习。

一般来说,去党校培训和学习都是带职就读,极少有马弘伟这种情况,等于是无职读书。

就算市委目前对他有所考虑,但几个月后,变数太大,马弘伟从省城党校学习回来,没有适合的位置给他的可能性大得很。

于是,关于马弘伟,便有了很多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