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有意味的人事调整(1 / 2)

权路巅峰 平和心境 1729 字 1个月前

董成济得知梅雪柳平时所吃的药物被替换后,觉得案情重大,便立即带人先去了殡仪馆下达书面通知,在没有得到公安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不准火化尸体。

一天后,药检进一步的结果出来了,胶囊里面装的是西药氯硝安定。

董成济和梅永长都不太了解医学,为此专门去请教有关专家。

专家告诉他们,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药。

如果药物用反了,抑郁症病人绝对会加重病情。

明白药理作用之后,董成济征得梅永长同意,立即对梅雪柳的尸体进行解剖。

解剖结果显示梅雪柳的胃内,并没有百忧解药物成分,只有氯硝安定成分。

梅雪柳为什么会服错药?只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她自己希望病情加重,以便达到自杀的目的。

只是这种解释显得有点荒唐。

若真是如此,显然还有很多更直接的方法,就算她认定这种方法最好,那也一定会加大剂量地服用,而且不需要家人逼迫吃下,因此不难推断出另一种可能,有人悄悄地将药物进行调换了。

为什么要进行调换?只有一种解释,有人要谋杀梅雪柳。

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余永春。

董成济觉得案情重大,直接向刑侦处长吕承志汇报。

吕承志觉得此案涉及到内部人员,立即向分管刑侦工作的贾光熙进行汇报,贾光熙与范德泽商议后,决定逮捕余永春。

可是他们晚了一步,余永春得到董成济将梅雪柳的尸体拉回去的消息后,意识到事情败露,什么话都没有留下,神秘地失踪了,似乎是畏罪潜逃。

第一个打电话向周明望通报这个消息的还是马星光。

马星光向他介绍了具体的案情后,说出当天晚上与余永春发生亲密关系的女人居然是陈嫣然,是周明望的前女友!

事后,周明望才知道,由于自己的打压,吕鸿信已经被人以工作失误为由,撤除了海东区文化馆长的职务。

陈嫣然原先通过吕鸿信认识余永春,吕鸿信被撤职后,她便直接找上了余永春。

陈嫣然的年轻漂亮性感,两个人发生亲密关系后,让余永春起了杀害梅雪柳的歹心。

梅雪柳患有抑郁症,如果离婚,余永春将会背负骂名,对于今后晋升肯定不利。

而如果是梅雪柳自杀,那么余永春没有任何压力。

况且梅雪柳患有抑郁症,自杀也可以理解。

对于周明望来说,他关心的是陈嫣然有没有参与谋划此事?

一个女人贪图钱财和地位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为此杀人,那就是突破了底线,罪不可恕。

不过,虽然自已早就与陈嫣然分手了,但是为了避嫌,周明望还是不方便进行打听,以便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反正随着案件的侦破,自已还是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一天后,义东市委常委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人事安排。

张东峰主持会议、李玉河做记录、任兴平因病缺席。

会议开始后,张东峰请钟华池将组织部拟定的任命名单宣读了一遍。

和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并不是一个一个讨论,而是将所有名单念完,大家再分别发表意见。

此次是领导干部大调整,涉及的人员很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市级部门党组或者党委班子人员调整,还包括党校、行政学院等市委直属机构。

二是各县委班子人员调整。

强势的市级部门,比如发改委、财政局,其正职领导很吃香。

在全市排名靠后的县委书记或县长,还是非常愿意来担任这些部门的正职领导。

而弱势的市级部门,比如文化广电新闻旅游局、体育局、档案局,其正职或副职领导还是很愿意到各县去担任常委、副县长或副书记。

走仕途嘛,许多人总是喜欢有地位、有实权的位置。

在此次调整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几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

清元县的汪俊能担任县委书记一年还不到,当然不动。

马丹雪在古姚县担任了四年多的县委书记,可以动、也可以不动,最终还是没动。

不过,绍东县委书记的岗位空缺,需要增补。

有些县委书记已经连任二届,需要进行更换。

东元县委书记汤玉泽不仅任满两届,而且年龄即将到线,组织部的意见是参照柳鸿福安排退休。

接任东元县委书记的人是原古姚县长王弘图。

如果说此次组织部提名的名单中,有哪个人选让人觉得意外的话,就是王弘图。

在各个县长中,王弘图的任职资格老,当然,年龄也比较大,谁都没料到会提拔他担任县委书记。

在常委会上,有人就王弘图的年龄问题提出质疑,张东峰进行解释:“弘图同志是我提名的。

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第一、这些年来,古姚县的工作卓有成效,与弘图同志努力工作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