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马上便回答道。
“那是一个少年人,说自己叫李泌。”
顿时李瑁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张一脸不服不忿的脸,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
“原来是他,恐怕今天又是来挑毛病的!”
一看他真认识,封常清微微挑眉。
“王爷,不知这位公子是哪家弟子?”
李瑁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辽东李家,这李泌有神童之名,看起来是有几分本事的。”
“只是可惜他跟张大人走的近,要不然的话,我倒是有心拉拢于他。”
封常清马上开口询问:“张大人可是前丞相张九龄张大人?”
李瑁点了点头。
确认之后封常清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这些清流都会做一些出乎意料之事,王爷跟此等人接触,还是要小心一些。”
李瑁对此毫不担心。
开玩笑,三国末年的情况不比现在复杂?
在那种情况之下,他曹操就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
区区一个李泌,李瑁自信还是有手段应付的。
到了前院,看到被护卫看着的李泌,李瑁笑了起来。
“你怎么又来了,而且如今搞得这么狼狈?还以为你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李泌小脸一扬。
“王爷这话怎么这么不中听?我就是说了几句个人见解。”
“可是那些村民粗俗听不进去,反而怪我多事,口口声声必与王爷说。”
“这可是让在下见识了王爷拉拢民心的手段。”
这时候旁边的封常清上前一步开口呵斥。
“大胆,你这妄言猜测,想要给王爷扣罪名,其心可诛!”
李泌那可是见过皇帝李隆基的。
自然不会把封常清看在眼中,他嗤笑一声:“我说的都是实话,刚才这位将军你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怎么现在倒打一耙是何道理?”
说到这里他忽然眉头朝上一挑,露出恍然大悟状。
“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被我猜中了,所以恼羞成怒。”
封常清手按刀柄上前再迈出一步。
“黄口小儿,竟然在这里信口雌黄,看我如何教训你。”
李瑁则是身手一拦,呵呵一笑摆了摆手。
“嘴巴长在他的身上,想说让他说去,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了李泌。
“听说你也是个神童,想必也是读书的,他曾听说过疑邻盗斧的事?”
李泌一听就反应过来,李瑁这是在讽刺他呢。
这个事情说的是有人丢了斧,怀疑是邻居偷的。
因此不管怎么看都觉得邻居鬼鬼祟祟。
可是后来找到了斧子,再看是截然不同。
这分明就是说李泌就是先定性再找证据,信口雌黄罗织罪名。
他是神童,自然不甘心当即回怼。
“那王爷可曾听过田氏代齐一事?以小斗进大斗出,收买人心。”
“最终取而代之,我所说的便是这种事情,而不是什么小偷小摸之事。”
李瑁两手一摊,满脸的无辜:“你说我小斗进大斗出?这有何证据?每年的田租都是明明白白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