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鸾默然的摇了摇头。
第61章出逃
冬月初来,午间的扶光清浅,街巷中人脚步匆匆。
萧郁蘅自礼部回府,本是一脸的兴高采烈,方入公主府,就听得下人议论纷纷,言说苏府周围满是禁卫,人人避之不及。
话音入耳,她的笑意转瞬僵在脸上,快步回身吩咐道:“去苏府!”
“殿下!”府上的长史跑着将人拦下,“您不能去,去也无用。今日李公遇刺,殿前司出动了好些人,据说苏韵卿被羁押,是因为其与行刺李公有莫大的干系。陛下没将人送刑部,便是暂无危险。这个节骨眼,您就别去了。”
“行刺中书令?她苏韵卿?”萧郁蘅根本不信,继续朝前走去,“你说猪飞上了天都比这听着靠谱。”
“殿下,”长史直接拦在人身前,苦口婆心道:“若是您不信,那陛下岂会轻易相信?苏府外皆是禁军,您去了也进不去的。若这会儿您去了,贼人瞧见,更知您与她情谊甚笃,下一个构陷的就该是您了。”
萧郁蘅冷哼一声,“我不去就无人这般想了吗?敢对苏韵卿下手,或许我什么都不做,也逃不掉的。唇亡齿寒,我行得正,为何要避讳?备车!”
“殿下您听劝成吗?这时候不该添乱。”长史是个中年沉稳的官员,对这个固执的公主,也是束手无策。
“我进宫成了吧?”萧郁蘅无力的阖眸一叹。
长史垂首,别过了视线,不再拦阻。他心里清楚,十个萧郁蘅进宫也无用。
偌大的苏府内数进深宅大院,唯有冬日的料峭风寒。苏韵卿抱膝蹲坐在回廊的石阶下,望着自家府宅满目凄然。
她仔细地回想着舒凌为数不多的几句话里零零碎碎的线索,隐隐明白了一个症结:
齐让半夜借着送请帖之名将回信交给了苏府,本就是猜疑突兀的所谓过府饮宴请帖中有诈,一来可以撇清他自己与人勾连的嫌隙,二来也可提醒苏韵卿,有人借她的名生事端,早作提防。
只可惜,她苏韵卿一时偷懒,没得空去看,让贼人钻了空子。
或许,也不是空子。若她看了,漏夜往长公主府去询问,被人弹劾阁臣私下结党,夤夜密谋,也是大罪。
只是,她思前想后,也猜不出这设局的人是谁,竟能敏锐的拿捏苏韵卿相识的为数不多的,算有些人情往来的重臣。
比如送过房产的清源长公主,再比如与她关系甚密的李道成和齐让。
说到底,都是阁臣的位置太过显眼。
想到此处,她苦笑一声。所谓官场险恶,她本当洁身自好,万事小心便可尽力规避,倒是她天真了。
今日的事,她蒙在鼓里,什么都不清楚,亦然不能解释自己的清白,只有坐等发落的余地。
府中的下人都被带走了,呆呆地坐了大半日,肚子却是实诚地咕噜噜叫着。
苏韵卿只得拖着落寞的身影,一人孤零零的往厨房去,寻了能用的食材,胡乱的鼓捣着饱腹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