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幕画面再次变动,出现一张地图,标注着占城的大致方位,位于现代越南中南部地区。
【宋朝初期粮食亩产大致与唐朝持平,而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从中南半岛引进的高产占城稻,因早熟耐寒的特性在江淮两浙地区推行。
到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和本土晚稻配合形成双季稻,从此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业发达地区亩产更是唐朝两倍有余。】
【此后各朝粮食亩产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得出大概结论,宋朝亩产225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清朝亩产278公斤。】
言及此处,宋朝前的古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听到天幕里的声音还在继续才恍如梦醒。
……
秦朝
咸阳,咸阳宫
一系玄色龙袍的嬴政眼睛似乎射出红光,如狼似虎,看着天幕上的地图面露贪婪,掷地有声对群臣说道:“尔等可知这占城乃何地?如何取得这占城稻?众爱卿可有良策?”
群臣面面相视,不发一言,等待良久,徐福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游离大江南北寻仙访道,对堪舆之术亦有了解,臣有观此舆图,占城似乎位于南越以南,南越已是极其荒芜偏僻,此地恐怕更甚,其地山川阻隔,道路艰难。若欲取得稻种,恐怕艰难万险。”
秦始皇闻言反而颇为心动,他早就准备对南越动兵,若能拿下,岂不一举两得?
屠睢出列,大声道:“臣愿为陛下出征,请给我大军五十万,势必拿下南越,为陛下取得稻种!”
秦始皇不由侧目,打量起这个无名将领,如此重任交给他,有些不放心啊。
李斯连忙出列:“臣以为,南越就已是路途遥远,且地形复杂,难以前往,若使大军,恐有成效,何况占城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若要发兵不如先遣使前往,打探消息,熟悉当地状况,再徐徐图之。或可通过商贾贸易,以物易物取得稻种,切不可大意发兵啊!”
蒙恬也站出来支持李斯:“陛下,廷尉言之有理,占城稻之事虽重,但军事亦不可轻忽,贪功冒进,乃兵家大忌啊!”
徐福又接着道:“陛下,臣虽不通农耕,但曾出海探寻仙药。占城之地,或可通过海路抵达。臣愿领命出海,探寻占城,不仅为取稻种,更可为我大秦开拓海疆,彰显陛下威德。”
“……”
众臣七嘴八舌,终于说完。
嬴政再三思考,沉声道:“就依廷尉和徐福所言,赵高你去准备,一路人马伪装成商队,南下占城,打探消息并寻找稻种,一路人马从会稽出海行船,寻找占城,寡人就不信找不到这占城稻!”
赵高拱手:“臣领命!”
……
西汉
长安,建章宫
一个人发呆的老年汉武帝刘彻猛地从龙椅腾起身来,死死盯着天幕所显地图。
大汉经过刘彻年年穷兵黩武的征战,早就打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街道行人稀少,家家挂着白布,以至于一向刚愎自用的刘彻都下了罪己诏。
可如今他看到了什么,占城稻?
有了如此神种,大汉便可快速恢复元气,重回文景气象。
无论如何,他必须得到!
刘彻下意识道:“去病,为朕拿下占城,获取此稻!”
又忽的反应过来,是啊,去病已经走了很久了,卫子夫也没了,他们的孩子刘据也被他杀了,卫青也去世了,如今他只剩孤家寡人一个。
不由仰头流下几滴泪,子夫,我做错吗,我悔啊!
一个人静待良久,待到伤心消散,嗓音略带沙哑对小黄门说道:“传令大鸿胪,让他令南越王寻找占城稻,将占城稻带回大汉,若成此事,永不灭其国!”
……
北宋
开封,大内,大庆殿
赵匡胤身着龙袍,端坐龙椅之上,手持一翠绿玉斧,另一只在斧刃上摩挲,看着天幕陷入沉思。
大宋真宗时期引入占城稻,从此大宋亩产飞涨,远超大唐,看来朕的后代文治确实不错,重视农业,因而有此大治。
果然,朕的想法是对的,武人掌权只会扰乱天下,重文抑武还得加强!
不过自己已经知道占城稻一事,那就轮不到后世子孙了,功成不必有我,工程必须在我!
我赵匡胤,上承天命,下载黎民!
欺负孤儿寡母?绝无此事,此乃效仿上古帝王,禅让贤能也!
赵匡胤右手手中玉斧高举下砸,左手进而接住,看的殿下群臣心惊不已,牙齿隐隐作痛。
赵匡胤看向殿下渊渟岳峙的曹彬:“曹卿,又到你出征的时候了,荡平南方诸国,攻下交趾,为我大宋取得占城稻,造福百姓!”
身着绯色麒麟朝服,腰悬金鱼袋的曹彬不卑不亢,出列抱拳道:“固所愿尔,不敢请耳,为君分忧,为臣本分。”
闻言,赵匡胤腾的起身,抚掌大笑:“我得国华,如文王遇姜尚,刘邦得韩信,快哉快哉!”
曹彬闻言心中大震,却不露异色,飞鸟尽良弓藏,这是在点自己啊。
……
【虽然古代粮食亩产有限,但人口增长压力相较现代社会小。】
【东大建国后,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粮食产量如何增长一度成为难题。】
【1960年7月,在湖南安江农业学校做教员的袁隆平在实验田中发现了一株形状特殊的水稻,研究得出这是天然杂交水稻,从此他便踏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长征。】
【后来发生的一切家喻户晓,更关乎千家万户的饭碗。】
【杂交水稻的最高亩产量推向了不可思议的数字。】
【目前为止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可达1530.76公斤。】
【袁隆平不止养活了中国人,还帮助了全世界。】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这位当代神农与世长辞举国哗然。】
【遗体送别仪式上,民众自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献花吊唁。】
【国士无双!袁公盛满我们的饭碗,在粮食产量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
【袁公一生有两梦,一为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种满全球,相信这两个梦想一定会在后人手中得以实现!】
视频播完,秦晔往下拉了拉,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