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军开战,这片土地必将血流成河,我炎黄同胞将失去数十万壮年,这样的行为,对于我炎黄一族来说,没有任何益处,只有无尽的灾难。”
“为了族群的大义,李牧即使背负恶名,也不愿看到这数十万同胞在战火中丧生。”李牧真诚地说道。
“李牧将军胸怀大义,何来背负恶名之说。”
“将来天下统一,李牧将军将是天下的功臣,炎黄的功臣,天下人谁敢非议?”
“李牧将军的功绩,避免了同胞之间的自相残杀,那是一种族群的大忠,将来必定名垂青史。”赵烈严肃地说道。
“正是如此。”
“将来李牧上将军必将名垂青史。”王翦和桓漪同时说道。
“现在。”
“我和王翦、桓漪两位上将军已经接受了将军提出的条件,将军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归顺之后,代地的三十万士兵将换上大秦的战甲,成为大秦的一员,但这支大军的统帅仍然是李牧上将军,将军将继续镇守代地,为大秦守护这片边疆,为大秦守护边疆的山河。”
赵烈大声宣布。
听到这些话。
李牧的神情激动。
站在他身后的众多将领也都面露喜色。
这样一来。
他们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
大秦并没有打算过河拆桥,大秦的胸怀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宽广。
“李牧,感谢三位上将军。”
“从今以后。”
“代地的三十万士兵将成为大秦的勇士,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李牧以誓言般的语气,大声宣布。
“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在李牧身后,所有将领齐声高呼。
下一刻。
整个代城都被这呼声点燃了。
“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为大秦而战,为炎黄而战。”
代城内外的三十万赵军士兵。
城外近六十万大秦勇士,都高举武器高呼起来。
整个代城内外,一片和谐,再无战争的阴影。
这一切都是赵烈促成的。
“我炎黄的子孙,我炎黄的士兵,本应如此,族群团结一心,外敌又有何惧?”
感受着这震天的呼声,赵烈心中也是充满了震撼。
历经两世。
深知炎黄数千年的历史,赵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族群在数千年前遭受了怎样的苦难。
秦汉不谈。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兄弟相残,随后三国鼎立,天下归晋,炎黄最黑暗的时代来临,那个时代,炎黄族群几乎面临灭族之灾。
“我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绝不会让我炎黄族群再次遭受灭族之灾。”
“身为华夏后裔,即使秦始皇有朝一日陨落,我也会再次树立起属于华夏的威严,天地虽广阔,世界虽广大,但华夏应当居于尊位,任何外族若敢觊觎华夏之心,我定会令其破灭。”赵烈紧握双拳,心中涌动着一股属于华夏族人的荣耀与自豪。
李牧归降。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开始逐步将三十万士兵纳入秦国的军队之中,启动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
有了李牧的协助,这自然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