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还真是!”于梦晓回忆了一下印象里的花卉,“也有夜晚开放的花朵,不过好像以白色为主?”
“是的,对夜行动物来说,颜色并不重要,因为它们多半是色盲。”
“视觉细胞分成两大类,”郭平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一种是视锥细胞,对强光敏感,能够感受颜色;一种是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无法分辨颜色。”
“夜行形动物的眼睛视杆细胞占大多数,往往视锥细胞不太发达。”
“我们熟悉的猫狗都是色盲,而白天活动的昆虫和鸟类,色觉非常发达,鸟类甚至有四种视锥细胞,比人类的三种还多,能够辨别人类看不到的细微颜色。”
于梦晓笑了起来:“我懂,这就是很多鸟颜色很鲜艳的原因吧,如果看不到颜色,就没必要长那么漂亮了。”
“当然鸟类也有不鲜艳的。”郭平继续说,“你想一想夜行性的猫头鹰,是不是没有一种是鲜艳的?”
“还真是!”于梦晓表示赞同,“大部分都是棕色的。那——白色的猫头鹰呢?”
“你说的是雪鸮吧,白色猫头鹰是因为它们本来就生活在冻土地带,雪地环境很多。”郭平回答,“而且,雪鸮并不是夜行性,白天也出来活动的。”
“好了。”郭平放开了围好的紫色明胶,“不要碰它,等到明天干燥了就可以制作了。”
“正好纸浆今天晾晒一天,明天需要再煮一次,后天我们就来试试能不能用加强紫外线的方法来漂白纸浆。”
于梦晓很兴奋,把自己随口提出的设想改造成现实,这是她前所未有的经历!
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她相信郭平一定会有办法的。
郭平没有说出口,但是他自己心里其实是没底的。
现在已经把简单的工序都做完了,最难的部分还没有头绪。
就是,如何在明胶片表面镀一层专门反射红外线的薄膜。
郭平知道市面上可以买到这种透镜,也知道原理大概是镀膜。
但是具体镀膜的成分是什么,要怎样操作,都写在专利里面,并不是郭平一个外行能够随随便便接触到的东西。
不过,这时候就轮到属性面板出场了!
郭平大概知道镀膜的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硅的混合物,那么,在无法合理推断有效成分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在实验上经常用到。
那就是穷举法。
炸矿之后,矿山的表面和周围的水体里不可避免地落了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末。
郭平从大块明胶片上剪下来一个长条,开始在不同的位置收集样本:矿坑的深处、岩石表面、沿河的岸边、矿山石缝里的积水……
遇到干燥的收集点,郭平就在上面滴一滴水,溶解一下表面的粉尘,再涂抹在明胶片上。
有水的收集点则省去了滴水的步骤,直接从水底蘸取趁机的粉尘,涂在明胶片上。
郭平一边依次制作样品,一边标记,一共收集了十种样品——暂时先用这十种试试,如果都不行,就再找一批。
没有合适的方向,又必须改善工艺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尝试上百种变量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科学有时候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也不需要什么条件,有时候运气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