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算初级的了我跟你说,后面指不定还会有什么大招!”
在热闹的弹幕中,网友们看着郭平煮好了明胶,放凉到将近凝固。
这时蜂蜡已经凝固的差不多了,郭平轻轻推动边缘,让这块半球形的蜂蜡从瓷碗里脱模。
然后,让蜂蜡凸面朝下,漂浮在明胶溶液上。
等待明胶凝固的期间,郭平又去收集下一种材料。
郭平在树林边的草地上,找到了一些紫色的野花:紫豌豆、牵牛花、三色堇……花的种类不重要,只要是紫色就可以。
郭平只取紫色的花瓣,收集了一小碗,用石杵捣碎,加上一点水溶解。
然后用纱布把花瓣过滤出来,只留下一小碗紫色溶液。
然后,郭平把刚才留出来的一小块泡软的明胶放进紫色溶液里,放在火上加热。
明胶很快溶解了,得到了一碗紫色的明胶溶液。
网友们也同样开始讨论这次要做什么样的透镜。
“我知道,这是要做紫色的透镜了。”
“我懂我懂,过滤阳光的,这样用紫色的透镜过滤一次,剩下就是紫外线了。”
“是这么容易区分的吗?就靠颜色?”
“不只是靠颜色,严格地说透过的是紫色可见光,紫外线人眼是看不到的。”
“但是波长相近,也可以说是能够筛选紫外线。”
网友们都在等着郭平把紫色的明胶倒进模具里凝固。但是这次,郭平把紫色明胶加热到浓缩,然后倒在了昨天晾干明胶片的石板上。
“!!!这是要晾干吗?不用凝胶了?”
“原来如此,确实滤光片应该用固体明胶而不是凝胶。”
“怎么说,求大佬解释一下!”
“滤光片的原理是吸收其他波长的光线,这个紫色的滤光片就能吸收掉除了紫光的其他颜色的光线。”
“吸收了光线,不可避免会温度升高的!如果用凝胶状的明胶,使用中会被高温融化!”
“哦哦,那固体明胶就没问题了吗?”
“固体没问题,因为凝胶状的明胶其实是靠明胶分子胶连在一起的水分子,主要成分还是水。一旦受热,胶体被破坏,就会融化了。”
“而固体明胶的成分是有机物,耐热性显然比凝胶要高多了,只要不达到着火点,烧糊了就行。”
但是固体明胶干燥得很慢,郭平的滤光片大概要等到明天才能做好了。
“郭平哥,”于梦晓问,“这个胶要重新晾干吗?”
“是的,凝胶状的滤光镜容易吸热融化,在这里需要固体明胶来制作滤光镜。”郭平回答。
“那……昨天煮胶的时候其实可以直接分出来一点,做成紫色的凝胶啊!”于梦晓说。
“是这样没错。”郭平在石板上的紫色凝胶周围用木条拦住,避免明胶片摊得太薄,失去滤光的作用。
“但是昨天煮好胶已经很晚了,打着火把找紫色的花,就未必能分得清颜色了,到时候颜色不对,色素提取不足,也很麻烦。”
“而且,很多紫色花是早上才开放,晚上就闭合了,毕竟对颜色敏感的昆虫也是白天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