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东海为局,天子将替(1 / 2)

炮灰过家家 南南有雨 2033 字 2个月前

“阿将暗助轩辕,你为何不上报陛下?”

“没证据啊!”

“你提莫堂堂不良帅手底下那么多人竟抓不住半点证据?”

“老轩辕只有一人,我再多人有什么用!他老贼啊!”

夜来喧嚣,长安万家灯火蜿蜒成长河,河中流淌着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俩人鬼鬼祟祟的穿街过巷,争执不休。

黄悠然:“那他袁自忠又是怎么知道的?怎么突然找上你?”

邵先师:“只能说他亦与神血丹有染,只是局势崩坏,老轩辕恐怕弃了他,他为自保只能另寻帮手,也就是我。至于为何是现在,瞧那东来陨星,怕是箭在弦上了!”

黄悠然惊得直吸冷气:“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阿将手中有多少兵马?不对,他们有再多兵马也无用啊,老玄将俱在,天子又亲持军政大权,他们调不动大军!”

邵先师:“怕就怕他们并非兵变,否则袁自忠不会着急来信!今夜怕是有大变故。你我资历尚浅,有些消息传不到你我手中,定是少了一环,这一环至关紧要!”

黄悠然:“真这么邪门?……要是士如在就好了。”

五万不良人,加上遍及全城的帮会。

几乎整个长安的大街小巷所有消息都掌握在他二人手中,如今却突然发现可能有所遗漏,这岂得邪门二字能形容。

直到悄无声息的来到袁府后门。

临进门前,邵先师渐理清了头绪:“你我都接触不到的消息,只能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司府,诸如司礼监、和都司、监天司…”

突然,他止住话音,下意识的抬眼望向夜空。

静夜中繁星漫天,如照世人,其中紫微星时隐时现,仿佛异动。

可惜邵先师精通四书六艺捎带些兵法诡术,却不通星象。

刚好这时,袁府后门从内部拉开。

“可是邵大帅?”

“老爷有请,请大帅入府一叙。”

黄悠然在前,见得身后的邵先师眉头紧锁,不由得迟疑道:“怎么了?”

邵先师忽然没头没尾的问道:“张士如,会观星象吗?”

黄悠然耸起肩头,一副不清楚的样子,却随口答道:“应该会的吧,毕竟他是国子监大祭酒,监天司中的官吏大都是国子监出去的学生,也算是…他的同门师兄弟?”

此话一出。

似有轻风去雾霾。

邵先师突然若有所悟,不由失笑摇头:“果然运势一事,玄奇得很。”

无视了黄悠然的迷糊,他不再多言,领头走进袁府。

此时袁府早已不负从前大气,虽说还是在正阳坊,仍有家丁仆役伺候,却也隐约透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就像垂垂老矣的人晚年迟暮,说不尽的寥落。

而瞧着这院子里的光景,邵先师不禁便联想到如今的天朝。

他没有跟黄悠然说清楚讲明白。

是因为他也说不好,只是心里隐约有了些猜测。

他想说,近段时间以来,龙唐天子煞费心机的去轩辕退左右,集权专一而勤治天下,令朝中安稳的同时,国运或有所回升。

此为亡羊补牢,自固江山而力挽狂澜。

是正确的。

然而张士如的离京南下,恐怕也成了天子自斩羽翼的败笔。

至少,他们这些后来居上的青年士官,自此便比袁与轩辕这些老辈大臣少了一环。

少了这一环,就缺了极其关键的消息。

天理。

明明只有张士如懂观星象,却偏偏是他死谏而被退去江南,明明可以是他邵先师冒死与天子讲说裂变之危,却偏偏留下他这个离心者在朝中蒸蒸日上。

如若袁自忠之情,印证了他心中所想。

那这真是天理注定,上天注定龙唐将败亡。

“一朝失势落马,青山不在水不流,当真是令人唏嘘…”

走过袁家小院进了屋,迎着厅堂中幽暗的光线,黄悠然不由得啧嘴摇头:“不过也说不好是福是祸,至少是活到现在还没死,身边还有三两婢女伺候,可比寻常人家过得好。”

听得大人说及己身,边上的婢女们慌张的加快脚步。

东家失势,亲朋好友皆落马。

曾在府中同事的仆役们亦散的散死的死,留下她们这些个孤苦无依的,早也是过得如履薄冰,惶惶终日不得安稳。

看着她们谨小慎微的模样,邵先师心中便愈发紧张。

见人见事,以小见大。

府中家丁在外横行霸道,皆因上梁不正下梁歪。

而若小人自知命薄,非是家规森严,就是主家同样命在旦夕。

便是如此状况,袁自忠依旧大胆向监察司传信,而且是派门客明着邀请,与顶风作案有何异?

找死吗?

走过客厅,进了通往内间的走廊。

遥可见内间卧房漆黑深邃,婢女却疾步上前,推门入内,点亮了烛火后便又急急退出。

刚好,邵先师和黄悠然与之错身而过,迈进屋内。

整个房间里充斥着腥臭的药味,如是病入膏肓者终日泡在药罐里。

这让黄悠然不由一惊:“轩辕卧病大半年我知道,袁自忠什么时候也病了?”

邵先师抬手示意莫自乱阵脚,却也探头往屏风内的床铺凝望:“三个月前的事情了,偶发心疾。”

说话的功夫,屏风内忽然洒进月光。

有道佝偻的背影徐徐走出,传来沙哑而迟缓的声音:“来了,可有多带些随从…”

来见你这大罪臣,可敢带随从?

黄悠然见鬼似的瞟了眼邵先师,打着情况不对就动手的眼神。

却见数月不见,转眼已枯老得不成人形的袁自忠走出黑暗。

他杵着拐杖,不如从前挺拔,倒像是老轩辕般,一步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