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账,咱们慢慢算!”
第二日一早,郭泰带走五千兵马的消息不胫而走。
不过,杨奉等人并不意外。
甚至段煨得知后,也不以为意,既无忠心,不如早日离去。
于是,带着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的八千人,以及张济的一万人,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一路上,除了段煨外,众人其实内心都有些忐忑。
毕竟传闻中,大汉天子刘辩,可是懦弱的代名词。
虽然连胜李傕、董越,但众人也忍不住怀疑,或许是陛下身边,另有高人。
几日后。
段煨带着众人和大军抵达弘农。
得知消息后,刘辩亲自率领麾下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臣段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段煨一惊,没想到刘辩会出城迎接,心中感动愈盛,连忙翻身下马。
随后跪倒在刘辩面前,声音洪亮。
其余几人见状,也连忙下马,山呼万岁。
刘辩上前,先将段煨扶起,笑着说道:“段将军快请起!这次出使,看起来颇为顺利,朕果然没有看错。”
段煨受宠若惊,连忙说道:“陛下谬赞了!也有不足,白波军大帅郭泰,独自领兵离去,并未选择归顺。”
杨奉等人一听,顿觉尴尬,一时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都起来吧!”
刘辩先是示意众人平身,然后看向大家,笑道:“人各有志,朕以为,郭泰或有苦衷,只是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选择后悔。”
“相反,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你们四人能够南下与朕会师,朕心甚慰。”
“着尔等各领本部兵马,御前听令,只要你们忠于朕,他日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四人激动万分,皇帝竟然真的没有夺他们兵权。
四人相视一眼,连忙跪地叩谢:“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紧接着,刘辩又看向张济、张绣叔侄。
“张济、张绣。”
“末将在!”
刘辩又道:“朕在洛阳之时,便已经知晓你张济之名,着你领本部兵马,随军听用。”
“好好干,等立下功劳,朕绝不吝封赏!”
三言两语,便让张济如沐春风,连忙拜谢。
最后,是张绣!
刘辩早有计划,笑道:“果然少年英雄,听闻你曾在童渊门下学艺,想必武艺十分出众。”
闻言,张绣也是一惊。
听刘辩夸他少年英雄,他心中虽喜,但也知道只是客套。
可堂堂天子,竟然也知他在童渊门下学艺,这恐怕就不是客套,而是真的重点关注了!
果然!
刘辩抛出橄榄枝,“朕意,调张绣为羽林左监,掌羽林左骑,你可愿意?”
张绣大喜,一下成了天子身边的人,他当然愿意。
“末将领旨,谢陛下隆恩!”
刘辩也很满意,为张辽找了个副将,也能让张辽带一带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同时,将张绣留在身边,也能让张济彻底归心。
此,一箭双雕!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亲切又不失威严,言谈举止,得体大方还能面面俱到。
“看来传言果然只是传言啊……”
一时间,众人心中,无不闪过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