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消息(2 / 2)

线人 石钟山 12058 字 12个月前

然后骆驼拿火柴棍的双手在背后不停地倒来倒去。最后举到了晓康面前。

晓康先猜左手,又猜右手,最后又是左手。

骆驼就说:给你五分钟的时间考虑。

晓康点了支烟,也给骆驼点了支,骆驼用嘴角叼着烟,眯着眼瞅着手表。在五分钟的时间里,晓康改变了好几次想法。最后晓康选择了右手。

骆驼张开右手,是一支。

晓康输了。

晓康把存折递给了骆驼。骆驼感激地接过晓康的存折说:这次算我借你的。

晓康很哥们儿地拍一拍骆驼的肩膀说:别说借不借的,这样吧,要是中国队这次出线了,这钱我就不要了,算为中国足球募捐了。

一言为定!骆驼和晓康很义气地击了一次掌。

结果骆驼去旅行社报了名。

那天晚上骆驼请晓康到小馆里喝酒。两人都喝得挺多,也说了许多关于足球的话题。后来两人就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宿舍。

骆驼满嘴酒气地说:哥们儿今天我骗了你。

骗我?晓康不解。

骆驼就说:我的两只手里都是一根。

晓康就明白了,骂了句:我操。

然后两人就笑,大笑。骆驼笑出了眼泪。最后骆驼说:要不,还是你去?

你去,我去都一样,还是你去。晓康坚定地说。

我操,够意思。骆驼重重地打了晓康一拳。

没几日,骆驼便随球迷远征军浩浩荡荡地去了吉隆坡。

晓康在星期四这天晚上睡不着,他异常地思念远在吉隆坡的骆驼。要是骆驼在他就不会这么孤单寂寞。他有许多关于足球的问题要同骆驼探讨。

可惜骆驼不在,晓康只能把那口气憋在心里。

晓康早晨起来的时候,发现星期五的天空很不好,阴沉沉的,像他的心情。晓康没有吃早饭便去上班了。一上午晓康都显得魂不守舍,他的心里很难受,属于无着无落又异常憋闷的那一种,在这时他又想到了骆驼。中国队输了,球迷远征军用不着再为他们摇旗呐喊了。他想骆驼再过两天就该回来了。到时候,他要请骆驼喝一次酒。一想到酒,晓康便产生了强烈的喝酒愿望,这种愿望使他本来就不晴朗的心情,更加阴云密布。

晓康一上午都在这种心情中度过。

坐在流水线上的青年女工向他抛了几次媚眼,他也视而不见。晓康在心里说:我心情不好。

那个青年女工和晓康是有些来往的,晓康也知道她对他有些意思。他们在厂里举办的周六晚会上跳过舞。

女工有一个很好的身材,模样也不错,最让晓康动心的还是女工的一对乳房,它们又高又大。跳舞的时候晓康是在有意无意中碰上它们的,女工一点怪罪的意思也没有,甚至还有些鼓励地一直深情地望他。这让晓康很是不好意思。

再跳舞的时候,女工总是距晓康很近的地方坐着,有很多人请她,她都不跳,她只和晓康一个人跳。晓康知道她的心思,晓康和她跳时,胆子就比以往大了许多,一次次大胆地去碰触乳房。那时晓康觉得生活是很有意思的。

此时,晓康望着女工抛过来的媚眼,显得麻木迟钝,晓康就一遍遍在心里说:我的心情不好。

越临近中午,晓康的心情越不好。他的眼前反复地闪现出昨晚那场球,不该进的球进了,自己该进的球又踢不进去。中午下班的时候,晓康一走出车间,他就下定决心去喝一次酒。最好喝醉,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车间主任要扣他的奖金就扣吧,反正喝酒的次数对晓康来说也不多。

就这样,晓康来到了“哥俩好”餐馆。

苏群是开着摩托来到“哥俩好”餐馆的。

苏群和实习记者王小妮喝白酒,李警员喝饮料。

一瓶白酒两人已下去了大半,两人一杯一杯地喝。

苏群说:行,有两下子。

少来这套,喝酒又不是喝毒药。王小妮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说。

李警员的饮料喝得很秀气,王小妮每喝一杯酒,李警员就皱一次眉头。王小妮看见了那皱着的眉头,便伸出手拍一拍李警员的肩膀说:哥们儿,喝酒好哇。

李警员说:真讨厌。

王小妮想笑,但忍住了。

苏群说:喝吧,喝完我们还有公务呢。

苏群和李警员两人都没有穿警服,苏群说,喝酒穿那玩意儿不方便。

四个年轻男人坐在角落的餐桌上也在喝酒,他们谁也不说话,只闷头喝。似乎在和酒赌气,他们也很少吃菜,只喝酒。王小妮看了几眼那四个人,觉得他们怪有意思的。凭着职业的敏感,那几个人肯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王小妮看了他们一眼,又看了他们一眼。

这时晓康也坐在角落里喝酒,他只有一个人,喝的是啤酒。晓康的酒量不大,喝完一瓶的时候,他便觉得头有些晕。但他还是又要了一瓶,晓康又喝了一杯,这其间他去了一次厕所,回来的时候,他才注意那四个人。晓康想,他们一定是球迷,心情不顺来喝闷酒。这时的晓康有了一种要说话的强烈愿望。他一上午几乎都没有说话,他想找人说话,谈一谈昨晚那场球,还有他的哥们儿骆驼,他要告诉人们他的哥们儿骆驼此时正在吉隆坡等飞机准备打道回府呢。

他在寻找着说话的契机,他望着那几个闷头喝酒的年轻人。结果那几个人中有一个脸上生着青春痘的人也盯了他一眼。那目光阴沉沉的,像窗外的天空。

晓康在心里说:他们的心情也不好,他们肯定为了昨晚那场球。

晓康便盯住那双目光不放,他在寻找说话的时机。此时晓康的目光因为酒的作用,变得痴痴呆呆的,一点儿也不灵活。

青春痘有些不耐烦,他冲晓康说:别看我。

晓康听到了,觉得这句话很可笑,但晓康没笑,他想说话,找茬说话。于是晓康就说:看看怕什么,你又不是女的。

那几个人听了晓康的话,同时扭过头,愤怒地盯着晓康。

青春痘站了起来,向前迈了两步来到晓康桌前,声音不大地说:你再说一遍。

要在平时,晓康肯定不会惹事,他大学毕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从第一眼就看出这几个青年人是街头青年。晓康向来是不会和这些街头青年一般见识的。晓康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喝了些啤酒之后,又有了说话的愿望,所以晓康就说:你不是女的,还怕看。晓康原本想幽默一点,但对方听了却是充满了挑衅的意味。其中一个男的拿起晓康桌上的啤酒就往晓康头上浇。这时青春痘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操起了晓康还有大半瓶酒的啤酒瓶。青春痘只挥舞了一下,那瓶子便落在晓康的头上。

声音很闷,瓶子碎了,剩下的酒流了出来。

晓康似害羞地低下了头,最后他趴在了桌子上。

另外三个闷头喝酒的人,同时喊了一声:好!气氛一下子在几个人中间变得活跃起来。

苏群、王小妮、李警员都看到了刚才这一幕。

李警员最先走过来,他用手在晓康的背上拍了一下,晓康没有动,仍在桌上趴着。

李警员指着那几个人:你们凭什么打人?

青春痘已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听了李警员的话,笑了。他说:你算吃哪碗饭的!

其他三个人也活跃了起来,一齐站了起来,凶凶地冲李警员:哥们儿想不痛快是吧。

其中一个站得离李警员最近的一个,挥拳向李警员打来,李警员没动,顺势抓住那人的手臂往前一送,那人便栽倒了。

另外几个,正想冲上来。

苏群在他们身后喝了一声:都别动。

他们回身的时候,看见了苏群手里的枪。

公安局预审室里,苏群坐在预审员的位置上,他的身旁坐着两个记录员。王小妮坐在一角的椅子上。

这时李警员从门外把青春痘带了进来。

青春痘的酒早已醒了,他有些惘然地打量着屋内的一切。

苏群也打量着他,他的目光和苏群的目光相对的时候,青春痘的目光很虚弱地避开了,只望自己的脚尖。

问:为什么闹事?

青春痘抬起脸,眼里充满了惊慌,他有些可怜巴巴地望着苏群,嗫嚅着答:我不想闹事,都怪我们哥儿几个心情不好,又喝了酒,我错了。

问:你知道自己犯法了么?

青春痘怔了一下,眼里突然涌出了泪水,他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泪水顺着指缝点点滴滴地流下来。半晌他抬起头答:

我这可是第一次犯法,以前从没有过。我中学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我错了,真的错了。

问:交代你打人的动机?

青春痘一片惘然,不懂地望着苏群。

苏群重复了一遍:你为什么要打人。

青春痘这次听懂了,他抓住了自己的头发,很懊恼的样子,突然又痛哭流涕地说:

都怪中国队输球了,昨天晚上我们哥儿几个一夜没睡。中午我们出来喝酒。警官,我们输得窝囊呀,我们想骂人,真的,可我们并不想犯法。

我知道被打的那个朋友想和我们说话,我看出来了,他心里肯定也挺那个的,可我们不想再谈球了,我们心里不舒服,窝火。

苏群有些走神,他望着眼前的桌角,青春痘不说话了,他才回过神来。

问:你以前不认识被你打的那个人?

答:不认识,警官,我敢发誓,我真的不认识。

问:可你却伤害了他。

答:是,都怪我一时糊涂,他没事吧。我真对不起他,我能去医院看看他吗?

这案子很简单,简单得有些莫名其妙,苏群觉得没有再问下去的必要了。

他冲李警员挥挥手,李警员便把青春痘带下去了。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苏群一句话也没说,他在默默地吸烟。

电话铃突然响了,苏群拿过听筒,电话是医院打来的,医院告诉苏群:晓康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王小妮和李警员都听到了这一消息。

屋内的人谁也没有说话,他们沉默着。李警员突然站起身,在苏群的办公桌上拿起支烟,点燃后刚吸一口,他就拼命地咳了起来。

王小妮说:不会吸你别吸。

李警员不说话,仍拼命地吸,白净的脸因咳而变得通红。

王小妮看了一眼表,冲苏群说:我要回报社发一篇稿子。

王小妮走了。

李警员凶凶地按灭烟头,吐了口唾液说:操他妈,我想打人。

浑蛋!苏群骂了一声,不知骂谁。

当天的晚报上,发了这么一则消息:

国奥队兵败吉隆坡

球迷酗酒斗殴流血

实习记者王小妮报道:……

1996年3月25日,《足球》报有这样一条消息:

中国球迷远征团离马

众多球迷伤心不已

怀着满腔热忱,来到马来西亚为中国奥林匹克队加油打气的中国球迷远征团,在国奥队失利被淘汰后,已经全部离开了伤心之地吉隆坡。

这次来自国内的球迷人数据不完全统计,达到了一千多人,这些球迷分别来自不同地区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由于国奥队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0:3输给了韩国队,使许多本来热情似火的球迷,顿时如淋冰水,许多球迷在球场和酒店都痛哭不止……

同一天的《足球》报还登载着这样一条消息:

国奥队离开吉隆坡回国

本报特派记者陈伟胜、梁清报道:带着遗憾和失落的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3月23日上午离开了使中国足球队再度伤心落泪的不祥之地——吉隆坡,飞返北京。

国奥队失利后,全体将士心情都十分难过,全队一直处于十分悲痛的状态之中,在返回酒店的路上,无论是教练还是球员都沉默寡言,面无表情。不少球员一回到酒店,便闭门痛哭,在酒店的走廊中,都可以听到从隔音很好的房间里传出球员的哭泣声。包括教练员在内,大部分人都没有睡觉,有些人彻夜失眠。

……

报社下班之后,实习记者王小妮没有离开办公室,她在续写“足球·文化及其他”。

王小妮接着写道:

由于中国足球这种近亲繁殖,使中国足球的水平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中国足协官员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几年前,从德国请来了施拉普纳。这位德国教练到中国后,抓的不是技术,甚至连成形的打法也没有,他强调的是球员在球场上的豹子精神,以及进攻进攻再进攻。那一段时间,国家队的比赛,变得好看了起来,精神面貌似乎也有了改观。可他并没有把中国足球带向胜利。接下来,足协的官员们下了个决论,中国足球靠的还是自己。于是,才有了戚务生的走马上任。

国奥队这次兵败吉隆坡,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球队整体素质不及对手韩国队,另外主要原因就是教练班子的指导思想过于保守。失去了精神,失去了气势的球队是不可能取胜的。重要的是输在了精神上。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足球要有质的飞跃,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希望我们广大热情的球迷要冷静地对待中国足球。中国足球真正走向世界,也许还要更长的时间。

王小妮写到这,长吁了口气,这篇关于足球的稿子写到这也该结束了。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王小妮被电话铃声吓了一跳,如拿起电话,苏群说:今晚我们有一次行动,你一定会对这次行动感兴趣。

王小妮冲电话里笑了一下说:你怎么知道?

是关于妇女问题的。苏群又说。

王小妮来到刑警队的时候,看见刑警们已全副武装准备好了。

王小妮心里多少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行动。

他们一直等了很晚才开始行动,刑警们出发的时候,王小妮才知道,民警们这次行动是“扫黄”。

他们一鼓作气查抄了几家歌厅和桑拿按摩院,于是他们就抓获了一批男女。

苏群把审案任务交给了李警员,这是李警员第一次审案,审案之前,他照了几遍镜子。又拿出剪刀,剪了一遍指甲,王小妮看见他的指甲一点也不长,脸上也很干净。王小妮再一次感到李警员一点也不适合当警察。

被带进来的这个女人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人很憔悴,但打扮却很时髦。

她一被带进来,就一直盯着李警员,李警员不望她,望着桌角。李警员没让她坐,她自己就坐下了,坐下之后,从兜里掏出香烟,很悠闲地点燃,坐在一旁的苏群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警员突然大喝了一声:把烟灭掉。

女人一惊,她没料到李警员会发火。她尽量装出无所谓的样子,还是胆虚地把烟掐了。

李警员说:姓名?

女人说:乌云遮月。

李警员盯着女人:你的真实姓名。

女人答:乌云遮月。

问:年龄?

答:三十来岁。

问:到底多大?(李警员的身子有些抖)

答:看着写吧。

王小妮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心灰意冷,见多识广的女人。

问:你干这一行有多长时间了?

答:从工厂开不出工资那天开始,我也不知有多长时间了,反正我知道自己要吃饭,孩子也要吃饭。

问:这么说你还有理了?

答:我们这一行也是靠劳动吃饭,没干涉到别人,有人愿意买,我们愿意卖,两厢情愿的事。以前我们晚上出来有些怕,怕碰到那个杀人狂。现在我们不怕了,这还得感谢你们警察,晚报上不是说了么,那个残害女人的戴高,不是让你们抓住了么,我们现在什么也不怕了。

李警员的脸就白了一阵,他声音发抖地说:你,你无耻。

女人甩了一下头,让肩上的头发更舒展一些,女人斜视着李警员。最后终于说:我知道干我们这行的并不光彩,谁让我们工厂发不出工资,要有工资,谁还干这个!

案子审到这,李警员一时不知如何往下问了,他用目光求助地去望苏群。苏群便清清嗓子说:你干这一行,你爱人知道么?

苏群这么一问,女人先是怔了一下,王小妮凭女人的直觉,看见这女人眼里闪过一缕悲凉,但转瞬逝去了。女人用鼻子哼了一声道:我们离婚了,谁也干涉不到谁。

苏群马上想到了和自己分居的女人,心里陡然多了莫名的滋味。他还没有说话,女人却开口了。

你们警察不要和我们太认真了,有本事你们去抓那些大贪污犯去。他们才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我们算什么。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挣的钱虽说脏,可那也是我们的血汗钱。你们最多关上我们十天半月的,这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出去了,仍没工作,更没收入,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警察同志,你们去管那些大事吧,这社会上有多少大贪污犯,你们怎么不去管他们。我们和男人上个床,天能塌下来?这社会上最危险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贪官污吏。

你不要胡说八道。苏群用手拍了一下桌子。

苏群的呼吸有些急促。

女人冲苏群笑了笑,她又点燃了那支刚掐灭的烟,继续说下去——

人们都知道中国出了个王宝森,这是他们穿帮了。要是我们厂长不贪污不腐化,我们工厂能发不出工资?可有谁去管这事,大不了把人家调走了。走了张三又来王五。我前夫要是不当官他能买得起别墅,玩得起女人?他们哪天不花天酒地,出来时像个正人君子似的,讲奉献,谈改革,可他们在背地里呢?

你胡说,像孔繁森、张鸣岐就不是我们党的干部?苏群盯着女人。

女人咧了咧嘴:好人当然也有,如果共产党的干部都像他们那样,我也就不会失业了,更不会离婚了。

说到这,女人的眼圈红了。

你能保证出去后不再干这一行了吗?苏群本来并不想这么问,是例行公事。他知道,从法律上讲,对这种女人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只能从道义上改变她们。这是他看见女人红了眼圈之后,他才突然说这句话的。

女人低了一下头,很快又抬了起来说:

你们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苏群没有说话。

女人笑了一下,她咬了一下自己的嘴唇:

我知道你们想听到的是什么,可你们能信我说的话么?别以为我们走出这一步很容易,谁不愿意做一个体面的女人?走到哪里都有人尊重,可我们呢?担心侍候不好男人,老板炒我们,担心你们抓我们,女人说到这哭了,她用双手捂住脸,哭得呜呜咽咽的。

审讯室里一时静下来,只有女人的哭声,王小妮知道,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她推门走了出来。

今天的天气很好,初春的太阳已有了些温度。她就那么仰着脸瞅天空中的太阳。

不知什么时候,李警员站到了她的身边。王小妮没有说话。

李警员说:我知道你有点看不起我,可我也不喜欢你。

王小妮有些吃惊地望着李警员,为了他的真诚。

我不喜欢当警察。李警员这么说。

王小妮又重新打量了他一次问:

为什么?

当警察心情不好,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愿意听他们的笑声,哪怕哭也行。李警员一边说一边摆弄自己的手指。

王小妮觉得眼前的李警员一下了变得可爱起来,她甚至认为,要是他当警察也会是一个好警察。

是我父亲让我上的警校。李警员说。

可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不想伤害他。

你现在这种想法不会伤害你父亲么?

他牺牲了,就在去年,他还差一天退休,他最后去执行一次公务……

李警员说到这,伸手去掏自己的口袋。

王小妮以为他要让她看他父亲留给他的什么遗物,结果却拿出了指甲刀。他又专心地修理起自己的指甲来。

两年前我捡了一个弃婴,很多人劝我把她送到孤儿院去,可我不愿意,我要养活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李警员喃喃着。

因为你喜欢孩子?

李警员摇摇头,又点点头。

苏群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站在两个人的身后。他的脸阴着,样子有些吓人。

那天晚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

本报讯:实习记者王小妮报道:今日凌晨,公安局出动了一百多名民警,突击检查了三十七家饭店、歌厅、桑拿按摩院,对有卖淫现象的二十五家进行了查处,共有一百多名三陪女郎在接受教育改造。

公安局这一有力行动,对本市色情行业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打击。

……

人们关心的戴高案件在一个月以后终于有了结果。

那天晚报向人们公布了这条消息:

本报讯:本报记者王小妮报道:残害妇女的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戴高,今天经过一审判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罪犯戴高服从判决,不上诉。

……

这条消息后面同时登载了另一条消息:

一个月前因球迷斗殴致人重伤的王一民,被一审判决8年徒刑,王犯亦不上诉……

王小妮结束了在公安局的采访,回到了报社。报社有许多消息要见诸报端,王小妮奔忙在消息新闻之中。

一天,王小妮接到了一个电话,她没想到这电话会是苏群打来的。苏群希望王小妮能下楼一趟,他就在报社门口。

王小妮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她走到报社门口时,苏群已站在那里等她了。

几日不见,苏群似乎瘦了一些。

王小妮冲苏群伸出手,苏群说:咱们用不着这样。

苏群很为难的样子,王小妮第一次见苏群有这种表情。她不说话,一直盯着他。

苏群终于说:有件事求你,不知你肯不肯帮忙。

王小妮大度地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咱们也算是朋友了。

苏群把烟踩灭,嗫嚅着道:我离婚了。说到这他望了眼王小妮,马上补充说:你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今天晚上我准备约她去“伤心咖啡屋”坐一坐,她答应了,想让你陪陪我,如果……

王小妮没等苏群说完便说:这有什么,一言为定。

她举起手想和苏群击一下掌,苏群却没有伸出手。

苏群说:那就先谢谢了,晚6点我等你。

王小妮点点头。

“伤心咖啡屋”王小妮以前听说过,那是本市第一家为情侣分手后准备的咖啡屋。报纸上曾作过报道,那里面有许多伤心而又幸福的故事。王小妮这么快就答应苏群,她想借这次机会走进那家神秘的咖啡屋。

王小妮和苏群赶到的时候,苏群的前妻还没有到。

苏群和王小妮在一侧坐下的时候,就有一位小姐端着蜡烛走了过来,小姐低垂着眉并不看他们。房间里的光线也很暗,一切都很朦胧。半晌王小妮的目光才有些适应,她看见一对对火车座位上面对而坐的男女。有的在低语,有的在掩面而泣。他们的面貌因昏暗而无法看清。王小妮不知道咖啡屋的老板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苏群显得很紧张,他不时掏出手绢去擦手心里冒出的汗,并不时地看表。

她背叛了你,你恨她么?王小妮想缓和苏群紧张的心情,小声地问。

不,我不恨她。如果她回心转意,我还会原谅她的。苏群说到这停了一下又说:当然她也不会回心转意的。到现在我仍然爱她。

王小妮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她盯着桌上昏暗的蜡烛。

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她了,以后我不会有勇气去见她。苏群喃喃着。

我不知见了她该说什么,所以我请来了你。

可我……王小妮还想说什么。

这时苏群的前妻走了过来,有个男人陪着她。那个男人王小妮见过,上次苏群请她和李警员喝咖啡时,就是那个老板。他们只是相互点了点头。

沉默,还是沉默。

前妻终于忍不住了,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苏群搓着手,王小妮想离开,她的手在桌下突然被苏群一只汗湿的手抓住了。王小妮没动,就让他那么抓着。

苏群终于说了:今天约你来,其实也没有什么。

那个男人的目光望着别处,显得很不自在。

前妻说:那我们就走了。

别,别。苏群说。

前妻似乎在忍耐。

你的腰不好,以后别累着。苏群说。

我知道。前妻说。

干重活时一定要注意。

我知道。

你不喜欢吃咸的。

……

不过你也要少吃甜食,会发胖,也容易得糖尿病。

……

以后有什么委屈你就哭出来,别闷在心里,那样对身体不好。苏群说这话时一直低着头。

我没有委屈。前妻说。

那就好。还有你睡觉不老实,注意盖好被子,小心着凉。

……

王小妮终于挣开了苏群的手,她几乎是逃出了“伤心咖啡屋”。

从那以后,她一直想见一见苏群,可她一直没有勇气。

那一天,人们在晚报上读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我市第一位男性加入了幼师行列。

本报讯:记者王小妮报道:李帆从小就热爱幼教工作,经本人多次申请,最后经市教育局批准,李帆经过短期培训,日前被“望海幼儿园”接纳为我市第一位男性幼师工作者。

李帆毕业于警察学院,曾在我市公安局刑侦科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