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妈阁是座城 严歌苓 5672 字 11个月前

秋季的香港艺术品拍卖会上,老史的一件作品被拍出去了,虽然价钱拍得不高,只十五万,但这是性质不同的钱,是令老史和晓鸥振奋的钱,跟过去用两千件复制的居家摆设赚来的钱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陈小小和豆豆消失的第四个年头。有人跟晓鸥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见到了母子俩。不知道是否也有人把这消息告诉了老史。估计老史现在一定知道陈小小和豆豆的所在,因为他已经不为电话铃声所动了。

老猫这天到工作室来找晓鸥。晓鸥在帮老史抛光一件成型的作品。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很写意的,钢丝是一根很直的树枝,人不可思议地在上面以高难舞姿骑车。虽然小小是表演高空舞蹈的,跟走钢丝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老史对各种杂技动作的熟悉,对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迷恋。这点上他和某个阶段的毕加索有可谈的。老猫看着无声息的晓鸥和老史各忙各,眼睛和鼻孔发出一个看不起的微笑:跟着木匠做木匠婆了!木匠都能得手我老猫怎么就只有看的份儿?还挺把木活儿当事儿呢!这么赚钱跟早市卖鱼也差不了多少。不指望老猫这种人懂得很多乐子在于不赚钱和用什么赚来的钱。老猫掏出烟盒,晓鸥立刻把他往门外撵。

"你要把一屋子作品都烧成炭啊?!"

"我以为你俩干柴烈火的早该把那些木头烧成炭了!"

老猫嬉皮笑脸的。现在的晓鸥一点荤都不吃;老猫给的荤让她要吐。

"滚蛋!"

"有了木匠不要猫哥了。"一个悲哀表情符号出现在那堆白毛下面。

"有话快说。"

"有屁快放。这就放:那个姓段的王八蛋把那六十万全输光了。"

晓鸥吞一口冷气。这一来她真是做圈套让老猫钻了,虽然她不是故意的。可是老猫怎么知道段输光了呢?段自己供认的。段凯文在妈阁?偷渡过来的,偷渡费都是借黑摆渡的,还是他老猫帮着还了偷渡费。人和人也能复制,段凯文复制了当年的史奇澜。是不是亲自把钱送到黑摆渡手里的?一共才五千块,他老猫没那么下贱,去亲自接洽黑摆渡那种人渣,当然是由段总自己去还的。

老猫在"段总"二字的发音上出了个戏腔,似乎是嘲弄,也似乎是骂人,那意思好像说从今后人们骂王八蛋的时候可改为骂"段总","段总"和王八蛋是同义词。

晓鸥知道老猫又上了段凯文一记小当:那五千块钱被拿去做赌资了。看来段要把不服输的美德保持到生命终结。那么现在段住在哪里?给他安排在金沙,标准间正好在打对折,就在那个最便宜的标准间里,逼出了"段总"关于六十万资质牌照费的实话。一定又跟他动粗了?不动粗"段总"有实话?这一刻段凯文在哪里?在金沙的标准间。猫哥放心,他已经不在那里了。那在哪里?!在哪里不知道,不过他肯定已经逃走了。难道"段总"还有更阔气的住处?他从你那里得了五千块的赌资,不逃走还等什么?

老猫空白着一张脸对着晓鸥。妈阁的小赌场星罗棋布、曲径通幽,段凯文钻进去,十个老猫都别想捉回他来。段凯文贫苦出身,现在也可以跟贫苦赌徒坐在一桌,照样酣畅淋漓地玩个昼夜颠倒。妈阁的赌界是一片海,远比妈阁周边真正的海要深,更易于藏污纳垢,潜进去容易,打捞上来万难。只要段凯文放下了架子,调整了心态,肯和下九流赌徒平起平坐,可有得玩呢!那些小赌档也会有小叠码仔,他可以借到小笔赌资,一个赌场赖一笔账,段总可以在赌海中颐养天年。

老史此刻也来到工作室外。他跟老猫随意打了个招呼,掏出一盒熊猫烟来请老猫和自己的客。烟是他一位识货的客户送的礼物,一送送了一箱。老史的原则是不抽花钱买的烟,所以他说自己不抽烟,只抽礼物。

"出事了?"

晓鸥和老猫无力地笑笑。晓鸥娇嗔一句,都是他老史的不是,要她给段总最后一次机会。结果呢?机会又被他扔在下水道里了。

"他肯定特别想把他的什么牌照拿回来的,"老史分析道,"不过没有经得住诱惑,跟他的最后机会失之交臂了。"

"你怎么知道?"

"我是过来人啊。"老史坦荡地笑笑。

老猫一句话不说。他心里一串串的脏话,全是骂"段总"的。吸完一根烟,他扭头就走。指望老猫这种人学礼貌是妄想。连句再见都没学会呢。十多分钟后,他打电话告诉晓鸥,她真是料事如神,"段总"真的从标准间里逃走了。

从此段凯文的手机关机了。

一天晓鸥去工作室给老史送午饭,手机响起来,是国外号码。晓鸥的心格登一声。但她"喂"了几声,对方却不出声。等了半秒钟,晓鸥挂断手机,脚踏上车子的油门,手机又响铃,她拿起就说:"喂,小小,你说吧,说完我还要给老史送饭,他没吃早饭。"

果然那边出声了。竟是老史的儿子豆豆。豆豆张口便让晓鸥把父亲还给自己的母亲。晓鸥的嘴张开,一个字没说出来,又慢慢阖上了。一定是陈小小导演了孩子,给孩子嘴里塞了这句台词。她这两年可想过要拆开老史和陈小小?可谁能拆得开陈小小和史奇澜?小小基本上是老史带大的,为了带大小小,老史把自己原先的家都扔了。豆豆又来了一句,父亲是因为怕梅阿姨伤心,所以他一直不愿意跟他母亲直接通电话,一定要通过梅阿姨转达。晓鸥一再催促自己,跟孩子问一声好,哪怕问一句他们住在温哥华可习惯,但她一声都发不出。豆豆那边先"拜拜"了,她哑声回了个"拜拜",挂上手机。不知多久之后,她发现自己仍然坐在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妈阁。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老史木雕的名气正像水渍洇湿厚厚的纸张一样,虽然水的疆界拓展得极慢,慢得几乎无知无觉,但终究在往外走。

一进工作室老史就紧张地从木雕丛林中探出脸。他已经从晓鸥开门、进门的声响感到了她内心的气候:气候骤变。车到恋爱巷口她都没想跟老史发难;她知道两年多来老史把她的温柔当成了自然和当然,因此一直赖于她的温柔而生存,而创作。她一张嘴就毁了老史的温柔乡。她成了个又哭又闹的女人。中年的、哭闹的女人可不好看,一点娇憨都没有,这是她在老史的眼睛里看到的。她怎么也止不住自己,揭露和绝情话一句也省不下。人到中年,许多事相互都能看穿,但绝不能说穿。她的揭露却那么不留情面,那么狠毒。你老史借我梅晓鸥的地方休养生息,也借这地方跟陈小小暗度陈仓,重修旧好!不就是秋季拍卖会那次出了点小风头,让温哥华某个记者把木雕登上了华人小报吗?那就让陈小小和你老史背着我开始勾搭!本来是夫妻,不必干这种暗抛媚眼的事!不过,是夫妻上街要饭都是夫妻,你老史不名一文,背负亿万债务的时候,怎么就没人跟你夫妻了呢?!

老史站在她对面,手都没地方搁,脸似乎更没地方搁。见晓鸥涕泪俱下,汗也给哭闹出来了,他端起自己的茶杯,添了点水,一副伺候的姿态。晓鸥一把将茶杯挥出去,茶杯碎在一个木雕的土家族老人头像上,茶叶留在老人的脸上,茶水顺着老人的额头、脸颊、下巴流淌,滴答……

晓鸥挥手的一刹那就已经后悔了。老史不是没脾气的人。你可以把茶杯砸在他头上,但不可以去砸他的作品,没有那些作品老史自认为他那副皮囊是不值什么的。但老史竟然没发脾气,走过去拿起自己擦汗的毛巾,给木雕老人擦了把脸,仔细打量着"他",没伤着什么,又给"他"擦了把脸,垂下手臂,背还朝着晓鸥。她读出他的姿态:忍了吧。

而忍气吞声的老史更让晓鸥发疯。就是为了吃的这两年软饭,你就忍了吗?何况又是什么样的软饭:二菜一汤,或一天两顿打卤面,这么便宜就让你老史忍了脾气?你老史不是没种的人,你的血气呢?你有血气就不会瞒着我跟小小暗地联系了!你们是用邮件开始联络的,对不对?还告诉陈小小,你一旦离开我晓鸥会心碎,会受致命的伤害,所以让豆豆给我打电话……呸!自作多情!这两年多我天天巴不得你走,我好跟有意娶我的男人幽会,你以为我会死在你身上?有意娶我晓鸥的人多的是……

老史在这当口开口了。

"不过我觉得那个老猫对你不合适。"

晓鸥接着闹:谁说不合适?合适得很,我们都试过,背着你老史还常常试呢!她把跟老猫的荤话拿出来了。现在她心里只有一个愿望:伤他、伤他、伤死他!

"你说的是气话……其实你生那么大气没必要,我跟小小什么邮件都没有通,你不信可以查我的邮箱。就是拍卖会上那个温哥华记者跟小小和豆豆带了消息,后来那个记者给我发了几封邮件。我对小小的感情当然是有的,这么多年了,又有儿子……不过对她失望到心冷的地步,也是实话。"

老史看上去听上去都够诚实。不过那种吃人嘴软的口气让晓鸥一点都爱不起他来了。长此以往恐怕是爱不起来的。也好,趁着不爱让他快走吧,以后慢慢再来回想,再来伤感。她这样想着,也就平静了,转身向门口走去。

"你去哪里,晓鸥?!"这是受了惊吓的声调。没有晓鸥的日子他是怕的。两年多他们早就阴阳颠倒,阴盛阳衰了。

"还能去哪里?收拾你的行李去。"

她没有回头看他。他也没再说什么。但是她知道自己干得多么狠。

老史竟没有多少行李。三件中式褂子,两条裤子,一条西式短裤。他吃的两年便宜软饭也包括添置一件高质棉布的中式对襟褂,用作场合礼服。只用了晓鸥二十多分钟,他的东西都收在了箱子里。工作室可以暂时封起来,等他被陈小小接纳之后再把作品给他海运或航运过去。她在一种和自身相脱离状态中为他打点行装,自己绕开自己的内心走,直到她来到主卧的浴室,看到老史丢在洗脸台上的一根缠绕了黑毛线的皮筋。她拿起皮筋,发现自己的内心是绕不过去的。皮筋上卷着老史的头发,几根黑,几根半黑白。她想到两年多每次看他梳马尾辫时的随意和潇洒,又想到他起床前总是要醒着躺很久,一旦她催促,他便把她拖过来,搂着她,要她等会儿,让他慢慢醒透……

晓鸥头抵着镜子哭起来。不知哭了多久,镜子被她哭出一片大雾,老史扎马尾辫的皮筋被她的齿尖咬碎了。

夜里老史回到公寓,看见门厅放着他的箱子,晓鸥却在阳台上。老史来到主卧室和阳台之间的门口,看看晓鸥的脊背,又回到门厅。儿子和老史是前后脚回来的,男孩看见箱子,马上情绪高涨,似乎原谅了史叔叔在他家两年多的打扰,也原谅了史叔叔两年多分走的那部分母亲。他主动招呼老史,史叔叔要走了?

晓鸥听到老史含混地嗯了一声。她慢慢走进来,问儿子在外面和同学们吃的是什么,要不要来点消夜。儿子谢了母亲,他吃得很饱,一滴水都进不去。她听见老史拉开了箱子,拿出一件东西,又拿出一件东西……

"嫌我整理得不好?还是要检查少了什么?"晓鸥尖刻不减。

尖刻能缓解她的不舍,她的疼痛。心里有多不舍,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老史是她最后一个爱人,此生的恋爱史结束在这个叫史奇澜的男人怀里。她都不知道爱他什么。不知道爱他什么还当命来爱,那就是真的爱了。

"我的棒球帽呢?"老史说着就往主卧室走。

晓鸥跟进主卧室,嘴里还在尖刻,那顶破棒球帽有人会稀罕吗?

"我不管别人稀不稀罕,我稀罕。"

他看着晓鸥,突然把她紧抱在怀里。她没想到老史会哭。但她知道老史一哭就完了,心已经走了。他的哭是回顾:这两年多,跟她晓鸥,过得还不错,真的,挺可心的。

夜里老史疯了一样要她,要把这辈子跟晓鸥的情爱份额用一夜消费掉。而老史每一个动作,晓鸥都感觉到一个"走了"。

第二天上午,晓鸥叫老史起床,给他把咖啡和烤面包端到阳台上。感觉眼睛肿胀得厉害,她把墨镜戴上。

"吃完早饭给陈小小打个电话吧。"

咖啡似乎烫了嘴,他抖了一下。

"回北京先住酒店,再找房子租,别找太寒碜的地方。"晓鸥把四沓人民币放在他面前。

"我有……"

"我太知道你有了。"

晓鸥眼圈又红了。她匆匆走开,到厨房给儿子削水果。把儿子的早餐摆在小桌上,她拿起皮包出门买菜。还是老史给她做的皮包呢。她关上门,成功地把眼泪忍了回去。主卧室暂时让给老史和小小,她在场他们夫妻俩说话会拘束。跨进电梯之后,镜子里是一个孤单的晓鸥:半个月之后,儿子上了大学,她就是这样的了。她还会回赌场工作吗?不,不会的。那她还会爱上一个人吗?只能爱上一个人才能不爱老史。可是老史都爱过了,还可能爱别的谁?不可能了。可是她到底爱老史什么呢?

送老史去机场的时候,晓鸥的心情稍微晴朗了一些。她一生的感情苦难很多,相信自己能挺过来。路过金沙大门口,看见阿专和另外几个男人迎面走来。她想起自己还欠阿专一小笔抽头,便开了车窗叫了他一声。很久没见阿专了,现在成了个瘦阿专,看上去一脸的陌生。而他身边那伙人当中的一位看去倒挺面熟。记忆里搜索了一阵,晓鸥想起那张半熟脸属于谁。离飞机起飞还有三个多小时,本来要为老史做些采购什么的,现在她突然想证实一下她的怀疑。

怀疑在几分钟之后被驱散了:半熟脸果然属于那个曾经赢了八万元为老婆买皮鞋结果买成首饰的市计量局局长。阿专介绍说,现在人家是庞副市长了。阿专自立门户已有一年多,在金沙做叠码仔接待大陆赌客。难怪人瘦掉一半,累心累瘦的。庞副市长比过去胖了不少,本来就圆的脸现在发横了。跟阿专悄悄聊了几句,得知阿专留意了晓鸥当初的话:这是个大有发展潜力的赌客。自从自己做了叠码仔后就跟他一直保持联系,把庞副市长从赌客培养提拔成了赌徒。

庞副市长不耐烦地催促阿专,时候不早了,快带他们到贵宾厅吧。晓鸥看出这是个急着往回赢钱的人。他的远大赌徒梦想正在美丽阶段。

"赌台前面,副市长和老百姓一模一样,"老史笑笑说,"党员和我这个无党派人士也一模一样。"

"跟你过去一个样。你现在和过去不是一个史奇澜。"

晓鸥突然想到,刚才没有把她欠阿专的一笔抽头给他。她请老史稍等,自己追向电梯间。阿专说什么也不肯收那笔数额不大的钱,说是自己眼下其实没什么花销,得了糖尿病和痛风,吃不得喝不得,女朋友也跑了。晓鸥看着阿专跟在客人身后,最后一个走进电梯,想想他还不满三十岁呢。

回到大厅里,老史却在一张赌台边观望。晓鸥走过去,手里还攥着原来要还阿专的钱。老史对她指指电子显示屏上的红蓝圈圈,说他曾经多笨蛋,以为这些圈圈给他指点迷津呢。晓鸥问他,难道心里一点都不痒痒吗?痒痒也不会沾。不沾就证明还没有真正戒赌。为什么?因为戒赌就像戒酒,一滴酒不沾不叫真戒,沾了不醉才叫真戒。

"喏,玩完了这点儿,起身就走。那才是真戒了,真赢了。"

老史看着晓鸥挑衅的眼睛,慢慢接过她手里的钞票。不到一万元港币,这台子的最低限额是三百元。

上来第一把,老史输了六百。从第二把开始,他每押每赢,不到二十分钟,他赢了五万多。晓鸥劝他换一张一千起押的台子。他犹豫一下,眼睛里有一点恐惧。他恐惧的是两年多前的老史。那个老史沉睡在他身心底层,随时都会醒来,可得小心翼翼,别弄出大动静,弄醒了他谁都收拾不住。晓鸥也开始犹豫了。但老史在这一刻下了决心,脸容成了敢死队员的,快速在赌台间隙里穿梭,晓鸥几乎跟不上他。金沙娱乐场的赌场格局对于老史,简直就是他家后院,轻车熟路,远比晓鸥还知途,隔着很远便见他在一张摆着"1000"牌子的赌台边停下来。

晓鸥后悔莫及。她怎么会开了笼子,放出一头沉睡两年多的大兽?

她心里咚咚跳着,磨蹭到老史身后,第一局已经结束,正见他那双刚放下雕刻刀不久的手往回扒拉筹码。她来到他身后,嫌恶而惧怕地看着他的手。又是前史奇澜的手了,看来那个老史已经醒来。老史回过头:他对晓鸥身上的香水气味熟透了,凭那香味就知道她近来还是远去。他刚才那一注赢了两万,现在推上去四万……老一套,他又要闯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