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狄更斯病情严重,尽管他的医生群持续发出危急警讯,当他的好朋友远从美国来访,他又变成了小男孩。
早在1842年第一次走访美国时,狄更斯就结识了詹姆斯与安妮·费尔兹。费尔兹曾经告诉我,他正式认识狄更斯以前就加入一个文学爱好者团体,趁着狄更斯旋风式访问美国那段时间,在波士顿追着“那个衣着古怪的英国人”到处跑。狄更斯第二次访美时被迫打破他个人巡演期间绝不住宿私人宅邸的铁律,选择了费尔兹在波士顿的温馨住家作为他的庇护所,他对费尔兹夫妇友情之深厚可见一斑。
这回陪同费尔兹夫妇一同来到英格兰的还有美国作家查尔斯·艾略特·诺顿夫妇和狄更斯的朋友美国浪漫派诗人詹姆斯·罗素·罗威尔的女儿玛贝尔。此外还有知名医生佛迪斯·巴克与为狄更斯作品精美的美国“钻石”版绘制插画的索尔·艾丁格。
这批访客停留盖德山庄(客房不敷使用,单身男士只好投宿马路对面的法斯塔夫旅店)期间,东道主为他们规划了精彩的探险活动。不过,费尔兹一行人第一站是伦敦,狄更斯自己也住进皮卡迪利的圣詹姆斯旅馆——也就是前一年1月我不惜重资收容并喂养费克特的那家——只为了离投宿在汉诺瓦广场附近旅馆的费尔兹等人近些。
我戴起宽边帽和深色夏季披风式外套乔装打扮,先是在旅馆外跟踪他们,后来又到盖德山庄外守候。我买了水手的小型望远镜,雇了一架出租马车(车夫和马匹都跟我的服装一样不起眼)。那些日子里的侦探工作加上易容改装跟踪别人,不免让我想起已经作古的菲尔德探长。
刚到伦敦那几天,费尔兹一行人多多少少等于走进了狄更斯的小说世界:狄更斯先带他们沿着泰晤士河岸快步健走,仿佛想证明他跟以往一样年轻力壮;之后又带大家到弗尼瓦旅店参观他着手创作《匹克威克外传》的房间;带他们去看《雾都孤儿》里皮普在坦普尔住的房间;还在故事里描述到的那座阴暗楼梯上表演马格维奇绊跤那一幕。
我乘马车或徒步跟踪他们的过程中,看见狄更斯指指这间老房子或那条窄巷,都是他的书中人物生活过或死亡的场景。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也跟他走过一趟类似行程,当时我还是他朋友。
6月9日纪念日的白天与夜晚,狄更斯没有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多尔毕倒是受邀跟费尔兹与艾丁格进行当晚的夜间探险),不过费尔兹等人出发的时候,我就在旅馆附近等候。那个暖和的周三午后,他们的第一站是库林教堂墓园。这里当然就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一本不如预期的书,如果问我意见的话)开头详尽描述的那个有着菱形坟墓的乡村墓园。我在一百米开外用我可靠的望远镜窥探,发现狄更斯重演了无数个月前他在罗切斯特教堂墓园招待爱伦·特南、爱伦母亲和我的那场阴森墓园晚餐闹剧,不禁啧啧称奇。
一块类似的平坦墓碑被选为餐桌;作家狄更斯同样变身为侍者狄更斯,同样用矮墙充作供应男士们酒精饮料的吧台,同样从马车后座的柳条篮拿出水晶杯、洁白餐巾和火候恰到好处的烤乳鸽,同样由手臂上挂着毛巾的作家侍者负责端上。
就连附近的湿地与海水咸味也一样。只不过,这一片沿海湿地比罗切斯特墓园来得更荒凉、更与世隔绝。
狄更斯为什么又拿出这一套招待他的美国朋友?即使在略略摇晃的望远镜圆形视野中,我仍旧看得出来这种被迫在尸骨之间饮宴作乐的事让费尔兹有点儿泄气。女士们明显受惊吓,胃口尽失。
只有插画家艾丁格笑呵呵,完全融入狄更斯这场墓园剧院的欢乐气氛。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乳鸽上桌前已经喝了三杯葡萄酒。
终将一死的狄更斯是不是借此发表声明,告诉外界他如何看待毕尔德与其他医生做出的瘫痪或死亡等危险诊断?
或者他脑子里的甲虫终于把他逼疯了?
那天晚上,狄更斯带着费尔兹、酒意未退的艾丁格和完全清醒的多尔毕深入伦敦大烤炉,女士们和其他宾客都留在旅馆,没有跟去。我却跟去了。他们走下出租马车以后,我偷偷摸摸地步行跟随。他们在瑞特克里夫公路旁的警局短暂停留,去接一位将要充当他们当晚保镖的警探。我不需要这样的保镖:黑彻利探员的手枪就在我夏季披风大衣的超大口袋里。
我曾经有两年时间在黑彻利陪同下定期穿梭这个区域,所以那些看在土生土长的波士顿人费尔兹眼中想必充满异国氛围,甚至触目惊心的街道,在我眼中却十分熟悉,几乎有点儿舒适自在。
只是几乎。
大雷雨在酝酿中,闪电在窄巷上方倾斜的人字形屋顶乍隐乍现。雷声轰隆作响,像被围困城市周遭持续开火的大炮,但雨就是下不来。天气只是愈来愈闷热,愈来愈阴暗。整个伦敦城都绷紧了神经,可是,在这个属于绝望穷人的脓疡坑洞,这个弃妇、孤儿、中国人、东印度水手和印度教恶棍、弃船而逃的德籍与美籍杀人犯水手杂处的噩梦市场,空气中充盈一股疯狂,几乎就像在歪斜的风向计周遭玩耍,也在铁缆线之间跃动的蓝色电光一样清晰可见,而那一根根铁缆线有如锈蚀的系船绳,从早已忘却如何自行矗立的建筑物上延伸下来。
狄更斯和那位警探带领那两个美国人和多尔毕参观的路线,跟许久以前菲尔德探长和黑彻利带着我和狄更斯参观的地点大致相同,都是伦敦最赤贫的贫民窟:白教堂区、沙德韦尔、沃平和蓝门绿地的新庭区。廉价房舍外有醉茫茫的母亲麻木无知地抱着肮脏的小婴儿(我在阴暗的远处看见狄更斯从某个母亲怀里抢下一个婴儿,亲自把孩子抱进廉价房舍里);挤满恶煞与迷途孩童的临时拘留所;几十个几百个伦敦边缘人依偎在廉价的出租地下室里,睡在脏污的干草上,空气中弥漫着泰晤士河沼气般的恶臭。在这个炎热夜晚,岸边的泥浆似乎完全由马粪、猫内脏、鸡下水、死狗、死猫和偶或一见的猪尸或马尸以及好几英亩又好几英亩的人类粪便组成。街上到处都是携带刀械四处闲逛的男人,还有更多携带病菌、更危险的女人。
这是狄更斯最爱的巴比伦,他自己的大烤炉。
在他某一本较为平庸的小说(我记得是那本叫作“小杜丽”的败笔)里,狄更斯把在柯芬园拱门底下奔跑逃窜的流浪儿比拟为老鼠,还提出警告说,这些老鼠持续啮咬刻意忽视他们的伦敦与社会根基,总有一天会“拖垮整个大英帝国”。他的愤慨跃然纸上,一如他的慈悲。6月9日这个夜晚,我在半个街区外用我的小望远镜眺望,看见狄更斯拉起一名看似穿着破布条、浑身疥癣的肮脏孩童。费尔兹和多尔毕似乎都在揩眼睛,只有艾丁格用醉酒插画家的漠然眼神旁观着。
由于时值夏天——或者闷热如夏天,那些出租公寓都大门敞开,窗子也往上推,成群结队的男人或女人走出来,聚在脏乱的庭院或同样脏乱的街道上。这天不是周末,可那些男人绝大多数都喝醉了,女人也不遑多让。有好几回人群蹒跚靠近狄更斯一行人,等随行警探用牛眼提灯的亮光照射他们,并且秀出他的警棍和制服,那些人连忙退开。
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尽管我的廉价披风和宽边帽掩饰了我的特征,让我得以融入大多数群众,却仍然有几个男人注意到我,跟了上来,醉醺醺地吆喝着要我请他们喝杯酒。我快步跟上狄更斯一行人的脚步。他们多半走在光线最充足的街道中央,我却躲躲藏藏地潜行在门廊、破烂遮雨篷与倾斜建筑物下最阴暗的角落。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确定自己被人跟踪。
有个衣衫破烂、蓄着大胡子的小个子男人一直若即若离跟在我后面,他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像一条条脏兮兮的海藻。每当我跟着狄更斯一行人转弯,他也跟着转;我停步,他也停步。
有那么狂乱的片刻,我很确定跟踪我的人是另一个威尔基,他已经从此挣脱屋子的禁锢。
可是尽管这个身影(始终看不清)个子跟我一样矮(也跟另一个威尔基一样),我却发现他那一身破衣裳底下的体格更为壮硕,胸膛更为厚实,没有威尔基式的矮胖。
等我们来到阴暗蓝门绿地的新庭区,那人就不见了,于是我确认刚刚只是巧合外加自己神经紧张。我拿出随身瓶畅饮好几大口,摸摸外套口袋里的手枪让自己安心,又加快脚步跟紧昂首阔步的警探、狄更斯、多尔毕、费尔兹与艾丁格。
一如我的预测,他们进了萨尔鸦片馆。这个地方我几乎闭着眼睛都不会迷路,可是由于闪电的强光——隆隆雷声愈来愈响亮,却依然没有下雨的迹象——我等他们爬上那栋破败建筑,才溜到二楼楼梯口,沿着墙躲到更漆黑的地方。楼上门没关,他们又提高音量,我听得见他们参观萨尔鸦片馆时狄更斯与警探的解说与访客的话声。
空气中布满燃烧鸦片的气味,勾起了我的身体与被甲虫占据的大脑的瘾头,为了舒缓那份渴求,我又喝了好些鸦片酊。
“大烟公主[1]……”在轰隆雷声中,我听见狄更斯的声音飘下来。要到几个月后我才知道“大烟公主”的出处。
“她的烟管好像是廉价旧墨水瓶做的……”是费尔兹的声音。
那些清晰可辨的片段语句之间夹杂着老萨尔熟悉的嘎嘎话声、沙哑嗓音、抱怨声与恳求声。警探数度大吼让她安静,可是那阵嘎嘎声又会冒出来,跟鸦片烟味一样往下飘。我在比他们低一层楼的藏身处(或凭记忆)分辨出来,这里的鸦片跟拉萨里王地窖鸦片馆那些华丽烟管里燃烧的上等货根本无法比拟。我再次饮用随身瓶里的液体。
狄更斯和警探带头走下凹陷衰朽的楼梯,我在空荡荡的二楼楼梯间连忙后退几步,更深入阴暗处。
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我不禁纳闷儿。他会不会带他们直奔圣阴森恐怖教堂和那个地窖入口,进入地底城的浅处?
不,我认为狄更斯绝不会那样做。可是这天是他见祖德的周年纪念日,他带着费尔兹和其他人,要怎么跟祖德碰面,更别提还有个警探在?
那群咋咋呼呼的人已经消失在建筑物转角,我也赶紧下楼。但我才走出几步,就被一只粗壮有力的手臂从背后绕过来扣住喉咙,有个呼着热气的声音在我耳边低语:“别动。”
我动了,却是因为抽筋,但很短暂,我实在吓坏了。不过,即使那只手臂让我呼吸困难,我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黑彻利的手枪。
那个大胡子男人一眨眼工夫就抢走我手里的枪,塞进他破海藻外套口袋,轻松得就像从幼小孩童手中拿走玩具。
一只强壮的手把我推向墙壁,那个肮脏的大胡子擦亮火柴。“柯林斯先生,是我。”他粗声说道。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认不出那个声音,也认不出那张脸。接着我看见那专注的凝视与污秽蓬乱的胡子。
“巴利斯。”我倒抽一口气。他仍然用手把我压制在裂开的墙板上。
“是的,先生。”他说。我最后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在地底城污水地下河射杀了一个男孩,还用手枪敲昏我。“跟我来……”
“不行……”
“跟我来。”巴利斯前探员一声令下。他抓起我披风的袖子,粗鲁地拖着我走。“狄更斯已经见过祖德,今晚没什么值得你看的了。”
“不可能……”我一面说,一面被他拖着踉踉跄跄往前走。
“没什么不可能。今天天亮以前怪物祖德已经在圣詹姆斯旅馆跟狄更斯见过面。当时你还在家里睡觉。跟我来,这里很暗,小心脚步。我带你去看些很特别的东西。”
巴利斯拖着我走进一条漆黑无光、连闪电光线都无法穿透的廊道,然后踏上这栋楼侧面的阳台,我还是楼上萨尔鸦片馆常客时并没有留意到这个阳台。底下有一条不到一百二十厘米宽的窄巷,在这个离地大约四点五米的高空中,有两块木板跨在腐朽栏杆的缝隙之间,通到下一栋建筑物的颓圮阳台。
“我没办法……”我说。
巴利斯把我推上木板,我蹑手蹑脚跨越那道狭窄下陷的木桥。
阳台环绕这栋老旧建筑。我们小心翼翼(因为腐朽的地板上有破洞)侧身绕行到面河那边,那里的臭味更强烈。闪电照亮我们的路径。巴利斯带着我进入另一条通道,又往上爬了三道楼梯。那些房门紧闭的房间门缝底下没有透出任何光线,仿佛整栋建筑空无一人。然而,这里可是贫民窟,附近每一间发臭的地下室或废弃牛棚都挤满了贫穷家庭或一整军团的鸦片鬼。
楼梯像厚木板阶梯般狭窄又陡峻,等我们爬到顶楼,也就是距离底下整整五道全长楼梯的五楼,我已经气喘吁吁。外面的阳台已经完全崩塌,从我右边的不规则缺口依稀看得见河流、无数木板屋顶和烟囱顶帽,那一切都在火炮似的闪电乍亮时显现,又在闪电停歇的短暂空当里陷入黑暗。
“这边。”巴利斯吼道。他用蛮力推开一扇扭曲变形又嘎吱乱响的门,再点亮一根火柴。
这个房间似乎已经废弃多年,老鼠沿着踢脚板快速奔跑,溜到隔壁房间或钻进破烂墙板里。唯一一扇窗子被木板封死。即使外面雷声隆隆,闪电划过我们背后的玄关,窗子也没有渗进一丝光线。这里面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截像是毁损梯子的物品被扔在远处墙角。
“帮我一下。”巴利斯命令我。
我们合力将那截厚木板组成的沉重格梯搬到房间正中央,巴利斯尽管衣着破烂、浑身脏乱、满脸胡子、发如飞蓬,一副食不果腹的模样,却依然力大无穷,他用梯子顶端撞开破裂塌陷的天花板。
天花板上一块隐藏的木板被梯子末端撞得往上飞,露出一块漆黑的矩形。
巴利斯把梯子架在这个黑洞内缘,说道:“你先上。”
“我不要。”我说。
他又点燃另一根火柴,我看见他深色胡子之间的白色牙齿在闪烁。任谁见到那口健康牙齿,都会知道这个满口剑桥腔的巴利斯不是蓝门绿地新庭区这些悲惨街道的正牌居民。“那好吧,”他轻声说,“我先上去,到上面我会再点一根火柴。我口袋里有一盏小型警用牛眼灯,跟你的手枪放在一起。等你上来的时候,我会点亮提灯。相信我,先生,上面绝对安全。不过,如果你打算溜下那些楼梯恐怕就不太安全,到时候我还得下去追你。”
“看来你凶狠如昔。”我不屑地说。
巴利斯轻松笑道:“是啊。远超过你的想象,柯林斯先生。”
他爬上梯子,我看见上面暗处出现火柴光亮。有那么一秒我考虑是不是该拉下梯子,跑向门口和楼梯,可是我感觉得到巴利斯出奇稳固的手紧抓梯子上端,也想起他把我推上木板桥和楼梯的那股蛮力。
因为过去一年来我持续变胖,我笨手笨脚地爬上梯子,然后双膝着地在上面霉味扑鼻的空间摸黑往前爬。我甩开巴利斯搀扶的手,自己站起来。他点亮提灯。
阿努比斯的乌黑狼首赫然出现在眼前。我连忙转身,不到一点八米外有一尊高两米的奥西里斯雕像俯视着我。奥西里斯穿着一袭白衣,头戴白色高帽,手里不可或缺地拿着弯钩与连枷。
“这边。”巴利斯说。
我们沿着这座昔日阁楼中央往前走,两边屋檐下有更多高大雕像。我左边是鹰头荷鲁斯;右边是有着一颗兽头与弯曲长鼻的赛特。我们走在鹭头托特与猫脸猫耳贝斯特之间。我看得出来有一部分陷落地板新近重新整修过。就连安放神像的壁龛里的天花板也改装过,建造成老虎窗,方便神像挺直站立。
“这些都是熟石膏塑像,”说着,巴利斯带我走向阁楼深处,手里的提灯来回摆动,“即使这里的地板重新铺过,也撑不了石像的重量。”
“我们上哪儿去?”我问,“这些是什么东西?”
阁楼尽头有个正方形出入口,巴利斯拉开一块遮挡风雨与鸽子的帆布。这个相当新颖的玄关边框是新鲜木料建造而成。闪电照亮这个开口,潮湿的晚风像臭糖浆似的吹送进来,将我们团团包裹。这道门的门槛上有一块不到二十五厘米宽的木板,往前延伸三点五米左右,直达对面的漆黑缺口,底下十五到十八米处是一条小巷。暴风雨前的风势已经增强,门口的帆布啪嗒啪嗒响,像猛禽的沉重翅膀。
“我不过去。”我说。
“你必须过去。”巴利斯说。他抓住我的手臂,把我抬上门槛,再推到木板上。他另一只手拿着提灯照亮那狭窄得不可思议的木板。我还没迈开脚步,就几乎被狂风吹落。
“走!”他喝令一声,又把我推向那要人命的高空。灯光消失了片刻,我发现巴利斯半蹲下来,把我们背后那片帆布固定在钉子上。
我双手向两侧平举,心脏怦怦狂跳。我将一只脚跨到另一只脚前面,拖着脚步往前移动,像正牌特技演员出场前串场的马戏团小丑。闪电在附近一闪而逝,紧接而来的雷鸣像摊开的巨掌击向我。我走到那条荒唐木板桥中途时,渐强的风把我的披风吹得翻到我脸上。
然后不知怎的我来到对面,可是这里的帆布绷得像鼓皮一样牢固,我进不去。我害怕地蹲下来,紧抓周边宽仅一厘米的木框,感觉我们脚下的木板上下弹跳,也开始滑动,将要脱离门槛。这时巴利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