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把你能的,你懂得啥呀?质量怎的过关?”
“我要求他们踩的蘑菇,一定要个头一般大小,经过我手一折腾,没有一个草刺儿。”
“我说猪娃娘与柱子娘还夸你呢?”
“夸我什么?”
“带领他们走上正路,还能天天赚钱,每天得一元呢,一个社员的公分才几毛钱“
“这才哪到哪呀?我赚钱的路子多着呢?”爹地欣慰了,但还是不托底地想东查想西的。
他就这样积累了他的第一桶金,他知道钱对他的重要性。不出意外的话,与他搞得满城风雨的那位女孩,此时该被家里人给卖了?
上一世的女孩结局,让他不寒而栗,这种往火坑里跳的荒唐事,还能让此重演吗?
有几次在村口遇上李鹏,女孩直接问李鹏:
“你能要了我嘛?”
“当然,你早就是我的人了“
“但我的家人,要把我卖给一个老头子,我不情愿,所以,那日是我主动的。”
“谢谢你的坦诚,无论怎么说,你选种了我,我就要对此负责任。”然后又说:
“没事啊!丫丫,回去听信儿吧!过两天就去下聘礼。”
“你别给我安慰了,你怎么会有钱的?”王鹏嬉皮笑脸地说。
“因为你是我媳妇,我娶你过门不应该吗?”
“不要大话聊天的好不好?这不是闹着玩的。”
”试目以待!“
女孩看他还是一脸的吊儿郎当的样儿,寻思着没戏。
有一天下午,他卖完了山货,最近他还片了粉皮来卖,因为他的粉皮质量好,所以卖相不错。一切就绪,他就拿出这一段日子的所有积蓄,买来几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两套被褥。满满的一小车,回到村之后,他与他的小哥们敲锣打鼓的往丫丫家送财礼。
丫丫家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财礼,父母眼球都要瞪出来了。本来想折磨一下王鹏,又一想,这个二溜子,如今学好了,女娃相中的是这个娃了?既然能拿出这么多的财礼,也就算了吧!
想到这,赶紧找媒婆,订下这门的婚事,将与老头的婚事取消,反正这份财礼,也算不错,足以让儿子娶到媳妇就成。但最让乡亲们不解的是,老王家这么穷,他们是从哪弄来的钱?这钱不是抢来的吧!
“听说他弄一帮小混混卖蘑菇,才半年的时间就赚这么多的钱,少说也得有七八百元。”
丫丫终于可以摆脱那个老头子了。乡亲们眼红啊!他们也学着王鹏,去山里踩蘑菇卖,结果,人家不要,说有质量问题。
“都是一个山里的东西,为何要他的,不要我们的?”
他又买来一些鱼虾苗儿,搁在稻田里,并且将剩下的都搁在小伙伴的家的稻田里,双赢的场景出现了,比别人家的稻田长势都好,鱼虾之类的又可以卖钱。
改革开放的大大潮到来之时,他已经到北京城去开发市场了,又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个村庄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人们问起来,村子里致富的经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那是王鹏这小子的功劳,他就是我们的财神爷,这小子,可不一般啊!现在把企业做到国外去了,铺路建学校,没少做好事,这个孩子,看着长大的,原来的二溜子,变化可真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