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行文中我已标明,为了写这本书,我使用了我所掌握的一些文件和口头的传闻。我还利用了某几部有名的家谱。有关大福雷马尔城堡,我引证了叙述地方掌故的报章杂志上的文章。有时我会在随处记录下来一些由于出处不同而显示的彼此矛盾之处,尽管问题不大。遇到这种情况,我从来不去订正真伪,这很困难,也经常做不到。我的某一位叔祖名字是让-路易,还是让-巴蒂斯特;或者说某一块地产是在我说的那个日期转手卖出的,还是在十年以后,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读者更无所谓。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只不过是历史上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关皮尔麦茨家的两兄弟,奥克塔夫和费尔南又称雷莫的那些篇章,严格地以奥克塔夫本人写的文字,特别是他写的《雷莫》为依据,这本书整个是写他兄弟的生和死。《雷莫》中引用了大量他兄弟的信件和笔记。这些东西是他兄弟遗留下来的,奥克塔夫曾说过准备出版,但始终未得付梓,所以就更加珍贵。我还参考了在奥克塔夫通信录中未曾出版的几封信件,是保存在布鲁塞尔国立图书馆里的,这些信件在我们已知的有关通信双方的资料之外,还能稍许提供一些新东西。特别是有一封奥克塔夫给他的同学菲里西安·罗普斯的信,后来在一九〇五年七月一日的《法兰西信使报》上刊出的。这信揭示了作家的文学活动,也部分地解释了他在文学活动中精神上的局限性,以及一些时常令人困惑的委婉隐讳的语言。
王家图书馆馆长罗歇·普鲁谢先生给我寄来了他开列的一份长长的有关奥克塔夫·皮尔麦茨的文章篇目,他要在他那纪念碑式的著作《比利时的法语作家作品名录》的下一卷中发表,内容丰富,简直让人目不暇接。这似乎表明了这位在法国几乎并不为人所知的作家在他的故国却受到精心的研究。其实,这都算不得什么。他同时代的人,工程师、地质学家和文学家雅姆·旺德吕南后来当上了布鲁塞尔大学的校长,这人曾留下来了一份关于奥克塔夫的叙述,让人惊异同时也生动感人。除了这个以外,有关奥克塔夫·皮尔麦茨的文章以及论到他的生活和作品的影射评论几乎总是让人失望。绝大多数的这类文字都弥漫着一种差不多只出自感情的亲切气息,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把这类感情给予那些有名的业余文学家,他们在身后留下了一部描写齐楚的装束和闲适生活的作品,让人感觉到他们那饶有诗意或富于浪漫气息的人格素质。但是从奥克塔夫几部书中的语调,特别是从他的书信中那些披露心迹的文字看来,显然他本人也更喜欢沉浸在溯源怀旧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