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4页)
丹·布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最后到了几年。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能钥匙的位数就已经超过了50,其范围为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美国信息互换标准码的全部256个字符。不同可能性大约总共有10120,也就是1的后面有120个零。正确地猜出一个万能钥匙就相当于从三英里长的沙滩上找寻一粒正确的沙子。用试猜法破解一个标准的64比特的万能钥匙,国安局最快的电脑——绝密格雷/约瑟夫二世估计也要用上十九年以上的时间。等到这台电脑猜出钥匙破解密码的时候,邮件的内容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由于陷于网络情报无法破译的困境,国安局通过了一项受命于美国总统的秘密指令。他们获得了联邦基金的大力支持,还获得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斩后奏”的自由行动权,在这双重激励下,国安局决定开始建造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世界上第一台“万能解密机”。
尽管许多工程师都认为这新提出的解密计算机没有建成的可能性,国安局还是坚信他们自己的座右铭:万事皆可能;不可能的事只不过需要更多时日而已。
整整五年,在花了五十万个人工小时和耗资十九亿美元之后,国安局再一次证实了其座右铭的正确性。三百万台邮票般大小的中央处理机的最后一台被手工焊接停当,最后一道编制程序宣告结束,陶瓷外壳锻封完毕。“万能解密机”就这样诞生了。
万能解密机内部的神秘运转系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全部清楚个中究竟,但其原理却是再简单不过了:人多好办事。
三百万台中央处理机将全都并行工作——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进行计数,对每种排列进行逐一尝试,这样的话,即使是大得难以想像的万能钥匙都逃不过万能解密机的火眼金睛。为了猜测万能钥匙并破译密码,这台耗资数亿美元的杰作在明码通信的猜测中采用高精度分类方法的同时,也将发挥并行处理的功效。其威力不光是来自数目大得令人咋舌的中央处理机,还来自那些具有突破意义的新的量子计算方法——刚刚涌现出的使信息可以以量子力学形态而不是仅仅作为二进制的数据进行存储的科学技术。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那天是十月份的一个星期四,一个雨横风狂的早晨。首次现场试验。尽管对这台机器到底有多快还拿不准,但工程师们有一点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中央处理机全都并行工作,万能解密机的功力是强大的。但到底有多么强大,他们还不得而知。
答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