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英布 (第3/6页)
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布,今安徽省六安市人。幼时有位客人给他看了相说:“当在受刑之后称王。“
及至壮年,触律处黥刑(脸上刺字)。英布喜道:“少时有人相某,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
闻者都戏笑之,是以又称黥布。后来至骊山为役徒,筑始皇陵。
英布勇武且颇具豪气,与盗首、刑徒之首者及豪侠颇善。
英布在楚地刑徒中有极高的威望,能在刑徒中获得尊重和取得一定范围支配地位的人,通常都颇具江湖气息、行侠仗义,而这些人恰恰最对英布的胃口,同样英布作为楚地刑徒中最具豪侠声名之人,也被公认为刑徒中楚侠的翘楚。
修造阿房之宫和始皇陵的楚地刑徒有七万人,英布显然不可能控制这么多人,他可以通过所建小团伙直接影响的刑徒人数约有万人,但通过口口相传而使刑徒们敬佩,这种名声传播的影响,则基本涵盖了所有楚地刑徒,还波及到了与楚地刑徒邻场做工的齐、魏等地刑徒。
所以,号召刑徒自我救赎,楚地刑徒的代言人自然而然的就定位在了英布身上。
近几日刑徒中一直在悄悄流传一个消息,山东有人造反了,闹出的动静很大,所以有人意欲借此时机,在代地和太原组织刑徒暴动反秦,自成一方天地。
刑徒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沉重的劳役,无情的鞭笞,粗陋的衣着和饮食,都让他们对前途感到渺茫,所以刑徒中也时常流传各式各样的消息,大多是聊以自慰的,因为这些消息即使是真的也和自己无关。比如前一阵就有消息传说,没到太行一线筑关的另外二十多万刑徒已经被编成了秦军,不再是刑徒了。相对更近一些的消息说,有几万刑徒没在两郡屯押,而是去了荥阳,也会被编为秦军。
前面这些消息与自己这些刑徒并没什么关系。消息是假的自不必说,就算是真的,也就是让自己羡慕一下。当卒总比当刑徒强,秦军中虽然等级分明,连吃什么都与是否有爵相关,但至少是自由人。
眼下这个有人想要借刑徒暴动的消息却越来越像真的,而且越来越有实现的可能。
说它像真的,是赵地刑徒中已经有人悄悄潜过来向那些具有率领大家能力的大侠级人物接触,有人亲眼见过这种鬼鬼祟祟的活动,并且经常行走于大侠身边的人,话语中已经暗含出一定的兴奋,和要大家有点思想准备的意味。
说有实现的可能,则是监押刑徒的军卒人数大减。筑关时,每屯刑徒至少有一伍甚至一什的军卒盯着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