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杨康凭借着玻璃工坊的这一杰作,赚得盆满钵满。一车车装满玻璃镜的货物从工坊出发,运往各地,换回的是一箱箱沉甸甸的金银财宝。他不仅收获了巨额的财富,还在商业领域树立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了众人羡慕和称赞的对象。
这些产品不仅在东京城内掀起抢购狂潮,就连中都和蒙古也纷纷传来求购的消息,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达官贵族都是以有玻璃镜为荣,现在铜镜已经是明日黄花,玻璃镜才是新宠。
杨康的成功并非偶然,这得益于他的远见卓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他的精心谋划和管理下,玻璃镜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也日益精进,从而能够满足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让财富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囊中。
然而,成功的背后亦伴有诸多难题。生产规模的局限致使产量难以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一些竞争对手妄图窃取其技术,工坊内的工匠们也因高强度的劳作而疲惫不堪。
但杨康并未被这些艰难险阻所击垮。他一方面拓展工坊规模,招募并培育更多的工匠;另一方面强化技术保密举措,守护工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工匠们,他提升待遇,优化工作环境,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在杨康的用心操持下,玻璃工坊的买卖如日中天,成为了东京城中一颗熠熠生辉的商业明珠。
在杨康的运作下郭宝玉一家都来到东京留守府,郭宝玉成为东京留守府的守备,整个东京留守府5万兵马已经被赵王府牢牢把握住了。这些人马全部换装板甲,成为披甲勇士。杨康还设计了金属反曲弓武装这些士兵。
东京留守府官员眼见着玻璃工坊生意蒸蒸日上,赚得盆满钵满,个个眼红不已。那嫉妒的目光仿佛能喷出火来,恨不得将这日进斗金的工坊据为己有。可是杨康是赵王府世子,他们不敢硬来,不过他们开始散布流言,先把杨康名声搞臭,在作打算
黄蓉找到杨康,忧心忡忡地说道:“康哥哥,如今东京留守府的官员们如此眼红这玻璃工坊,蓉儿甚是担心你的处境。他们皆是心胸狭隘、手段狠辣之人,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杨康微微皱眉,回应道:“蓉儿,我心中有数。”作为一个现代人,杨康深知,只要有利益就能驱使这些官员。
黄蓉急切地说:“康哥哥,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这些官员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杨康握住黄蓉的手,安抚道:“蓉儿,不用担心。我已有应对之策。”
然而,杨康并未被眼前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