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出关东不少人后,现在仅剩的半个朝廷,也一点不齐心,他们的行动分了好几派。
太常种拂知道兵权的重要性,拉拢皇甫嵩和朱儁,希望他们能联手,夺取洛阳城中兵权,然后除去李儒,大事可期。
但是皇甫嵩和朱儁拒绝了他的提议,两人很清楚李儒的狡猾,现在这局面看似是个好机会,说不定就是个陷阱。
袁隗第一个派人通知袁基和袁绍,让两兄弟趁机领兵进洛阳,到时袁家就可取代董卓的位置,继续他们的辉煌,五世三公、六世三公。
同样被拒绝了,袁隗低估了两个侄子的野心,大汉将亡已经是共识,两人已经不满足于三公了,他们想要带领袁家更上层楼。
占领洛阳,除了与董卓结仇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钟繇则暗中联系了同乡荀彧,大部分颍川世家选择了曹操,钟繇受此影响,也暗中站在了曹操这边。
收到消息的荀彧倒是心动了,他本是忠于大汉的,能救天子自然是好事。
就算知道大汉将亡,辅佐曹操,将大汉天子弄到手中,学习管仲的尊王攘夷,也是上策。
荀彧找到曹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曹操又与戏志才、荀攸、程昱等人商讨了许久,觉得可以一试。
这些朝臣中,唯一一个保皇派,应该是侍中刘和,他反倒是最老实的。
刘和是刘虞的儿子,也勉强算是有外援,奈何青州距离洛阳太远,中间隔着兖州、冀州,刘虞的势力根本到不了洛阳。
袁基不想掺和,但杨彪很热心。
杨家原本是与袁家齐平的世家,现在袁家做的风生水起,一门三诸侯,杨家就差的远了。
现在杨彪更是沦为了袁基的手下,甚至还不是头号手下,他自然不甘心。
眼见董卓竟然离开了洛阳,杨彪觉得机会来了,若能挽狂澜于既倒,为大汉续命几十年,杨家也能再风光几十年,也有足够的时间转型,学习袁家。
袁基不愿出兵勤王,但是能给董卓添堵,他还是很乐意做的,见杨彪十分热衷,就让他暗中回到洛阳,联络朝臣,发动一场政变。
杨彪大喜,当即带了一批心腹之人,悄悄潜入洛阳。
种拂第一个凑了上来,告皇甫嵩和朱儁的黑状,说自己早就有计划了,可惜这两人胆小如鼠。
杨彪听了种拂的计划后,也是摇了摇头:“太常此举确有些鲁莽,北军早已被董卓控制,其中不知安插了多少人手,只怕策反不成,反倒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