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死者的最后时刻 (第2/3页)
爱吃西红柿酸菜鱼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统的杀手,他的目标是让受害者的内心先死掉。”
每一次死亡都是实验
陆辰与安琪继续跟进案件的进展,发现每一次受害人的死亡,似乎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实验。凶手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弱点,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刻实施攻击,迫使他们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恐惧与焦虑,直到受害者彻底崩溃,死亡来临。
“我们一直认为,凶手是在选择某些特定的人进行杀害,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陆辰推理道,“但现在看来,凶手似乎并不挑选受害人,而是精心制造出一系列心理陷阱,每一次的死亡,都是一次新的实验,来验证他能多么精确地控制这些受害者的心理。”
安琪点点头,眼神深沉,“凶手不在意受害人是否是‘完美’的目标,他更关心的是——这些受害人能否承受得了自己设下的陷阱,能否在他的操控下崩溃。他好像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通过死亡,去验证自己的控制力。”
“所以,每一个死者的死,都是凶手对心理操控的一个胜利?”陆辰问道。
“对,他将这些受害者看作是一项实验的对象,每个人的死亡,都在证明他对人类心灵的操控能力。”安琪声音微微颤抖,“而这一切,都在凶手的计划中,正如他留给我们的每一条线索,都是一种心理游戏。”
案件的进展与新的疑点
尽管两人渐渐揭开了案件的层层迷雾,但凶手的心理策略依旧让人无法捉摸。安琪通过对死者心理状态的分析,推测出凶手可能运用了一种极为高明的技巧,将受害者的恐惧和痛苦逐渐加剧,直到他们无法承受为止。每个死者的“最后时刻”,仿佛都是凶手精心设计的一个瞬间。
陆辰在调查中发现,受害人在临死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外部威胁。他们的死亡似乎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紧密相连,正如安琪所说,凶手不是通过身体的伤害,而是通过一系列心理上的“暗示”,让受害者的内心崩溃。
在案件的推进中,陆辰越发觉得凶手并不急于杀人,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等待受害者最终崩溃的那一刻,等待自己设下的“心理陷阱”成功触发。而每一次的“死亡”,都是凶手的胜利,是他心理控制实验的成果。
然而,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陆辰开始对凶手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更多的疑问。究竟是什么促使一个人将他人作为心理实验的对象?这些死亡背后,是否隐藏着凶手曾经遭受的创伤,或者是一种对人类心灵极度渴望控制的病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