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二次出使 (第2/3页)
兰台令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个医学领域,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疾病,书中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疗法。
晁钊接过医书,轻轻翻开,目光扫过那一页页古朴的文字,当看到书中记载的精妙手术疗法时,不禁眼前一亮,由衷地赞叹道:“这般巧妙的医术,实在是令人折服!”晁钊满怀感激地对张骞表达了谢意,两人相谈甚欢。
此时,恰好窦扬路过,张骞看到他,热情地上前询问:“窦扬兄弟,许久不见,不知你可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窦扬挠挠头,憨笑着说:“我一直想炼一把好刀,可总不得要领。”张骞毫不犹豫地应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帮你去打听打听。”窦扬摆摆手,笑道:“哈哈,多谢你一片好心,不过你对炼钢铸刀这事儿也不在行,再说我对长安熟得很,等日后有机会回去,我自己去问问便是。”
张骞脸上洋溢着自信且亲和的笑容,微微点头说道:“是啊是啊,往后乌孙与大汉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兄弟之邦咯,这来来往往的,情谊定会愈发深厚。”说罢,他眼神转向晁钊,目光中满是友善,拍了拍晁钊的肩膀,接着道:“晁兄弟,你在这草原之上,要是遇上啥难处,或是有什么心仪之物、急需之物,尽管跟我说!咱大汉地大物博,物产那叫一个丰富多样,应有尽有啊。”
张骞这一番话,看似随意闲聊,实则暗藏玄机,他心里门儿清,只要能让一个两个乌孙人真切感受到汉朝物品的精妙与实用,用不了多久,口口相传之下,三四五六个,乃至更多的人都会对大汉的物产心生向往,如此一来,彼此的心自然而然就贴近了,这对于两国交好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晁钊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许,又带着些许不确定,问道:“你还会再来?”
张骞神色一正,微微皱眉,眼中流露出一丝不甘与坚定,缓声道:“这一次出使,虽说取得了些许进展,和咱们乌孙也算是正式搭上线了,可毕竟我还没有圆满完成皇帝陛下交代的重任,照这般情形看,后续应当还会再来的。”
晁钊听了这话,嘴唇微微抿动,似是在斟酌什么,片刻后,迟疑地开口:“那……使者大人若是再来,可否帮我带一些智囊先生的着作?”
“智囊?”张骞不禁脱口而出,脸上满是惊讶之色,他着实未曾料到,在这偏远的蛮夷之地,眼前这个年轻后生居然会提及智囊先生。在他的印象里,像乌孙这样远离中原文化核心,能知晓并研究三十多年前的人物着作,实属罕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