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令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机制,一路行来,行为举止皆未引起暗哨的警觉。
此时,帐中没有其他人,卫青似乎正趁着片刻闲暇,在查看各处传来的文书通报。李广自然不知,在他外出的这一天一夜多的时间里,卫青为了以防不测,处理了多少繁杂事务做了多少调整。就在不久之前,又是一批快骑从营中出发,向各方报送李广已经平安返回的消息。
片刻之后,兵士快步走出,恭敬地请他入内。
李广进入帐内,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大将军。”
卫青从简牍中抬起头,神色平静,只是淡淡地问候了一句:“过来了。”卫青对李广的事情,作为主帅该知晓的其实都已心中有数,只是此刻他选择了假装不知。毕竟此次李广失误被擒,致使汉军陷入了颇为被动的局面。若此时前去慰问,只怕李广会心生误会,以为是来嘲笑他的。
李广直入主题,禀报道:“禀大将军,有俩小孩哥,是乌孙过来的,说是有重要的事一定要见您。我初步验证了,他们还算实诚。”
卫青听闻,微微挑眉,目光投向帐门口,说道:“哦?进来吧。”
李广见状,接着说道:“没其他的事我先走了。”这也是军中惯例,若留在此处,万一听到不该听的机密之事,难免会让自己或别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两人进了大帐,晁钊上前一步,行礼道:“长平侯好!”
这就是威震大漠的卫青!一对狮眉慈眉善目,髭须浓密,而下巴的山羊胡让他看起来像文官多于武将。
卫青看向二人,抬手示意免礼,然后问道:“两位是……”
晁钊赶忙回答:“在下晁钊,这位是窦扬,我们从乌孙来。一个叫张骞的朋友托了口信给汉朝朝廷的人,我们想侯爷恰好可以。”说罢,呈上张骞所给的令牌。
晁钊此举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简洁明了地说明,窦扬在一旁也绝不多话。卫青见此情形,对这二人的第一印象颇为不错。然而,卫青心中立刻涌起几个疑问。他暗自思忖,为何这二人不从乌孙直接前往长安,却要绕道如此之远来到幽州?再者,为何这口信是传给自己,而不是交给太守程大人或其他汉人?还有,张骞为何会选择这两个年轻人来传递如此重要的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未等听取口信的具体内容,卫青便毫不留情地接连抛出这三个尖锐的问题。他居高临下地站在那里,目光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晁钊,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