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曹参调职 (第2/7页)
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租、户赋、市租、关津税和山海泽池税等都有相应律法,现在各位阁尊所审阅的这个草制名为贾律,实则是偏商贾的租赋律。”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重臣们:“对农人而言,将田税与户赋合并,以田取租,把户赋折入田亩,取租赋一成七。这在常规年景的收成下,按顷田获百五十石估,所取额不高于田租户赋之和,若遇大丰年,所得租赋自会增加,而遇歉收,租赋自降,这样就避免了农人田亩无收还需担户赋之累的压力。”
“本当如此,遇了灾年朝堂上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救济灾民,如何还要考虑再向灾民取赋?”廷尉李由说话了:“实际上真遇到歉收,先王和先始皇帝也是下诏免赋的,似现今新制为律,更体现陛下从律法上就有的爱民之意。”
“陛下,”冯去疾发言了:“户赋所立之初为口赋,先归于王室和皇室所有,后常以此赋为军费,陛下不征丁口赋,宫中用度及兵事支费如何计付?”
“陛下,”宗正赢腾也耐不住了:“按田亩计租赋,将户赋计入田租,各封邑收入如何获取?”
“一样啊。”胡亥从容答道:“封邑收入是田租不含户赋,现在既然统一按田租一成七向农人取租赋,封邑收入中提出原属朝堂的比例不就完了?且一样随丰年歉年浮动。宗正觉得这样不公平?”
见赢腾暂且哑火,胡亥一笑,继续说:“对于宫中收入,朕曾言与丞相,连同山海泽池税等所有租赋在内,计五年内宫中取费所占总租赋的份额均值,以后所有租赋皆由丞相府计收,以相应份额馈宫中。对朕,乃至朕之后三世、四世到万世后人,宫中拟建新宫室,不得使徭役,而招土木筑建之商贾计费构建。宫内金资不足,就不得建。此事也要制律,为秦之祖制,世代不得违。”
皇帝先拿自己开刀这种事儿,大臣们已经见过多次,比如不再修筑新宫,减少宫用遣散宫人等。但现在胡亥所说的就上升到了律法的范畴,更加表明胡亥坚决不用自己的享乐来耗费更多民脂民膏的决心。皇帝这种表态,臣子们自是要顶礼膜拜赞颂一番的。
赞颂完毕,诸卿平身,胡亥又说:“至于兵事所费,除非有亡国之虞,否则依旧是量入为出,没有足够的钱粮,就不去发动战事。当然了,我也说过多种促农耕之法,增加朝堂收入。好啦,有点扯远,廷尉史继续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兴商贾,”赢腾又说话了:“宗室贵胄和朝臣,是否可允行商贾事?”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