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外包(二) (第1/2页)
曹月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主意,这样吧,婉秋,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我专门负责设备的改造这方面的技术!”
秦少白说道:“我们不能只做麻布这一类的便宜产品,接下来,我们还要做绫罗绸缎,这些高档货才是赚钱的门路。”
秦少白沉声说道。
“好!”
王婉秋点点头。
经商是她的老本行,做这些事情,他也做的得心应手。
隔天一早,西山出去了很多人。
张冲和李文带着几十张图纸,进了城之后到处寻找木器店铺,让他们看了图纸,只要能打造的,都给了一个高价,让他们大量打造。
尤其是几个大的木器店,更是下了大笔的订单。
这些木器店有自家的木匠,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临时招募,所以不愁人手不够。
两人加起来找了七八家木器店,打造了五百台织布机的零件。
“冲哥,西山才多少人?打造这么多织布机有用吗?”
李文有些不解。
“你不懂,世子的心大着呢,我们西山,不会永远只有这么一点人的,你难道还没发现吗?秦庄的那些人,以前过的是什么生活,现在过的又是什么生活?”
张冲说道。
秦庄的人,以前只能种种地,没有额外的收入,但是现在呢,几乎所有能劳动的人都跟着秦少白在建设西山,每天都有工钱拿,而且还管饭。
这样,家里就能省出来不少粮食,而且手里有银子了,还能买一些平日里买不起或者舍不得买的东西,隔三差五还能吃上一点荤腥。
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还有就是,他们编制的竹器也能拿出去卖了,在天安城中很受欢迎。
竹器比起木器和柳条编制的器具更轻便,也更坚韧,百姓们都非常喜欢,而且有些东西,就得是竹器编制出来的才好用。
比如筛子,用竹篾编制的自然要比用木条编制的好用的多。
西山的百姓们,几乎人人都能赚银子,这在大靖的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目前而言,让秦庄的百姓放弃种田,一点难度都没有。
还有就是,在西山,经过孟文伊的重新规划,手艺人和普通小工的薪金差别巨大。
一个泥瓦匠大师傅,一天的工钱涨到了六十文,而一个小工,依旧是二十文。
一个成熟的木匠,工钱也是六十文,学徒依然是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