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山峰的太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他也是最积极的一个,曾在三日内连上三本奏疏弹劾熊廷弼,后又力荐袁应泰代理经略辽东,可以说辽西四镇的沦丧少不了他的责任。
事实证明他把派系之争看得比国家利益还重,为打击政敌竟连边防安危于不顾,这种人有什么资格掌管兵部?
孙承宗心知崔景荣的用意,却又不便明言,只淡淡道:“凤皋对眼下的辽东局势可有什么建言?”
崔景荣道:“王化贞在北边防御鞑靼多年,干得还不错,兵部这些年在北边的开支还略有下降,凤皋想举荐王化贞去经略辽东。”
大明自立国以来,就一直在与逃亡草原的元朝残存势力交锋,前有成祖北伐,几乎灭掉了北元,然英宗北伐失败,一场土木堡惨败差点儿断送了国祚,之后朝廷便再无充足的实力荡平草原了。
说来有点讽刺,明朝建立都超过两百五十年了,北元依然顽强的屹立在蒙古草原上,双方耗着耗着竟耗到了各自的暮年,也算是一生之敌。
当然,跟明朝比起来北元更为虚弱,连中央集权都做不到,下辖的几股势力各干各的,只剩一个名分。
因此王化贞驻守北方边境所面临的威胁并不大,最多也就相当于面对一群倭寇,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然而女真是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就像即将成年的壮小伙,不仅身强体壮,脾气还很暴躁,动不动就以命相搏。这种蛮子岂是垂垂老矣的北元可比?
崔景荣不是不知道朝野上下的绝大部分声音,都支持熊廷弼重掌帅印,但为了让自己平稳落地,他更希望张鹤鸣接任兵部尚书的位置,并举荐王化贞坐镇广宁。
再怎么说崔也是历经三朝的兵部尚书,他的谏言对阁臣和皇帝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孙承宗自知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拍板辽东之事,转而掩藏起自己的态度。
“自强兄不妨上书举荐凤皋接任你的位置,想必陛下一定会慎重考虑的。”
崔景荣舒展眉头小声道:“恺阳,为国事计,还望你能在陛下面前承明辽东的情势。”
“那是自然。”
走出兵部值房,孙承宗疲倦的坐入一顶小轿,随行的家丁立刻长喝一声“起轿”。
小轿行进得并不颠簸,但孙阁老的心里却难以平静,身为东林党成员,他貌似应该力荐张鹤鸣登上兵部尚书的宝座,可身为人臣,他又实在无法苟同张鹤鸣党同伐异的行为。
让王化贞经略辽东,除了增加东林党在朝中的声势,还能有别的作用吗?而今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