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止是秦,王朝末年时,若仍能有强藩所在,恐怕绝不会有王莽篡汉,三国之后也不会被司马氏摘了桃子……隋、唐也没有例外。”
这一番话,真是说在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他之所以要封藩,正是这个原因!
朱雄英深知,历史总是蜿蜒曲折的向前进的。
今日之制度不代表百年之后还合适。
重点在于当朝者是什么想法。
一个制度不符合当时朝代的现况,那便改进或是废弃。
他说这些,就是为了要说明封藩的重要性!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朱雄英许久,最后沉声问道:“西汉七王之乱之乱何解?”
思考之后,朱雄英慎重回道:“皇爷爷,孙儿觉得,七王之乱实际上是西汉朝廷与各地藩王都过弱而导致的一场霍乱。”
“朝廷弱,藩王更弱,那就代表双方得到的利益都少。”
这句话听得朱元璋双眼放光,一瞬间脑海中的迷雾都散开大半,只差一点就能全部挥散。
“正因为双方都得不到多少利益,二者才会进行竞争,你从我手中夺食,我也从你手中夺食。”
“所以,若不想再出现类似情况,只要藩王强,朝廷更强便可。”
七王之乱发生的背景,正是西汉初年实施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之时。
而久而久之,朝廷要想壮大,当然要收归军权、财权于中央,其实就是削藩。
朱元璋暗自惊叹于朱雄英对这些世事的敏锐,问道:“所以,你打算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封藩海外!”
朱雄英掷地有声地回道。
“皇爷爷,孙儿早前便说过海外还有非常广袤的疆域存在,为何这藩地要局限于大明之内呢?”
“自然是要将这天下汉土都收归己身,天子坐镇大明,藩王封藩外疆,日月昭昭,皆我明土!”
朱元璋几乎要忍不住脸上的笑意,却仍是沉着脸问道:“那些异国蛮夷不服教化又该怎样做?”
“改文易服,既为我大明百姓,便要说汉话,着汉服。同时疏通商路,掌控一国之经济,何愁蛮夷不服教化?”
“皇爷爷,皇室之争,归根到底是没有足够的利益,若是让各藩王去海外打天下,而天子居中央治理,这种盛况难道您不想得见吗?”
朱元璋的心深深被这句话震动了。
他心中所想正是如朱雄英所说,兄弟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