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奥罗拉 (第11/14页)
艾萨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森林中有许多半秃的区域,部分的草原也显得稀疏干瘦。
“某种植物病虫害吗?”裴洛拉特感到很奇怪。
“不是的,”宝绮思缓缓道,“比那更糟,而且更不容易复原。”
“我见过许多世界,”崔维兹说,“可是从未目睹像这样的。”
“我见过的世界非常少,”宝绮思说,“不过我以盖娅的思想来思考,这个世界的人类想必已经绝迹。”
“为什么?”崔维兹说。
“想想看吧,”宝绮思的口气相当锋利,“没有一个住人世界拥有真正的生态平衡。地球最初必定有过这种平衡,因为它若正是演化出人类的那个世界,就一定曾有很长一段时期,上面没有任何人类,也没有其他能发展出先进科技、有能力改造环境的物种。在那种情况下,一定会有一种自然平衡——当然,它会不断变化。然而,在其他的住人世界上,人类皆曾仔细改造他们的新环境,并且引进各种动植物,但他们创造的生态系统却注定失衡。它只会保有种类有限的物种,不是人类想要的,就是不得不引进的……”
裴洛拉特说:“你知道这让我想起什么吗?对不起,宝绮思,我插个嘴,但这实在太吻合了,我忍不住现在就要告诉你们,免得待会儿忘了。我曾经读过一则古老的创世神话,根据这则神话,生命是在某颗行星上形成的,那里的物种类别有限,都是对人类有用的,或是人类喜欢的那些。后来,最早一批人类做了一件蠢事——别管那是什么,老伙伴,因为那些古老神话通常都是象征性的,如果对其中的内容太过认真,只会把你搞得更糊涂——结果,那颗行星的土壤受到了诅咒。‘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那个诅咒是这么说的。不过这段话是以古银河文写成,如果照原文念会更有味道。然而,问题是它真是诅咒吗?人类不喜欢或不想要的东西,例如荆棘和蒺藜,或许是维持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宝绮思微微一笑。“实在不可思议,裴,怎么每件事都会让你想起一则传说,而它们有时又那么有启发性。人类在改造一个世界时,总是排除了荆棘和蒺藜,姑且不管那是什么东西,然后人类得努力维持这个世界正常发展。它不像盖娅是个自给自足的生命体,而是一群混杂的孤立体所构成的集合,但这个集合又混杂得不够,因此无法使生态平衡永远维持下去。假如人类消失了,就如同指导者的双手不见了,整个世界的生命形态注定会开始崩溃,而行星将‘反改造’成原本的面貌。”
崔维兹以怀疑的口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