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令人信服 (第3/5页)
志鸟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相比获得的利润,实在是九牛一毛。
而在国内,华锐尚在纠结公关思路的时候,民间思路已经自发转向了。
若是将后世的网民称作自来水的话,此时的各路记者与媒体组织,就是自来泉了,某些同志出于某些想法,更是化身趵突泉,各种为西地那非正名。
终于,随着参与的媒体多了,大家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向:
“提升国人体能!”
“强壮全民体质!”
“国货当自强,国人当强身!”
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报道的时候,杨锐还有些缺乏认识。
然而,只是几天的功夫,类似的报道却已铺天盖地。
更有利害的记者,找到关系,闯入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堵着杨锐采访:“杨教授,听说西地那非的上市日期,秘密决定于2月20日,是这样的吗?”
“临床实验还在进行中,我们还没有考虑上市日的问题。”杨锐被堵住了也没办法,只能和颜悦色的招待无冕之王们。
不过,国内的记者好招待,国外的记者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尤其是宣传部的领导亲自领过来的记者,就更要重视了。
偏偏外国记者不懂矜持,不明分寸,问题总是令人尴尬:
“杨教授,您自己是否用过西地那非?”记者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光。
“临床实验期间,自己服用测试药品,好像是不太符合规范的。”杨锐还不能简单的回答一个no,否则,明天的新闻说不定就是信任问题了。
年轻貌美的女记者,步步紧逼:“那么,杨教授,您发明西地那非的起因又是什么?”
杨锐觉得,对方真真的是在挑衅。
“西地那非并不能说是我发明的,它是辉瑞的成果。”
“但您花大价钱将之买了下来。”
“是的,我对它很看好。”杨锐一脸淡定的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一氧化氮类的药品产生了兴趣。实际上,说的更明白些,为了加入人体基因组计划,我需要筹备一些经费以待用,我想做一款药品来达成这个目标。”
“自筹经费参加人体基因组计划?”年轻的女记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没错,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又非常庞大的计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它的经费要求和实验室要求,都比较困难,我想做一些工作,来缓解资金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