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 (第4/6页)
柏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去啦。大概他的霉气未退,所投奔的对象,一个个也跟着打烊。先投奔薛,薛已降楚,再投奔楚,楚又灭亡。辗转了若干年,没有立脚之地,最后归汉,刘邦先生瞧他穿着儒生衣服,又宽又大,幌来幌去,简直从心眼里讨厌。叔孙通先生何等聪明,就立刻改装,短衣短裤。
叔孙通先生跑来跑去,并不是孤伶伶的跑,而是有一群学生——以他为首的子孙圈,在他的屁股后,跟着跑。希望有朝一日,刘邦先生给老师一个官做,以便吃菜的菜,喝汤的喝汤。可是想不到叔孙通先生不但不向刘邦先推荐他们,反而把些叁竿子打不着的强盗匪徒之类,硬往里拉,于是学生全体哗然,且看史书上如何写吧,汉书云:「通[叔孙通]之降汉,从弟子百馀人,然无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曰:事先生数年,幸得从降汉,今不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大猾者,知识份子瞧不起粗线条,口头上占便宜的话也。叔孙通先生解释曰:「刘邦现在拼命打天下,你们能斗一下?当然先推荐泼皮亡命之辈。各位同志且稍安勿躁,我忘不了你们。」果然,刘邦先生拳打脚踢,搞出了一个王朝,当了皇帝。而皇帝也好,大臣也好,将军也好,当初大家都是大哥二哥麻子哥,不分彼此,咬耳朵摸屁股的朋友,天下是大家打下的,要高兴当然一齐高兴,「群臣饮宴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把刘邦先生搞得焦头烂额。叔孙通先生抓住机会,建议「共起朝仪」,共起朝仪的结果是刘邦先生大悦,曰:「俺今天才知道当皇帝之妙也。」于是,叔孙通先生趁着主子大悦之际,缘竿而上,把他的学生荐了上去,刘邦先生乃一一发表他们为「郎」,「类似现在次长、司长、科长之类的官」。叔孙通先生也真会做人,刘邦先生不是赏了他五百斤黄金乎?他也转送给学生,学生欢呼雷动,赞曰:「叔孙先生真是圣人,知当世务。」
我想读者先生现在可以了解「圣人」的定义矣,圣人者,「知当世务」,能弄到官做,也能给人官做之人也。社会上很多奇异的事情,便由此发生,在洋大人之国,不学一定无术,而在我们中国,不学硬是有术,谁使他有术乎?官使他有术也。那也就是说,官就是圣人,官大啦,道德学问也跟着。大有很多场合,大官崽端着嘴脸,猛训小官崽曰:「你看的只是局部现象,而我看的是全局,我必须考虑到全局。」直把小官崽训的张口结舌。其实他懂得啥叫全局?他如果有眼光看全局,早买麻绳上吊矣。他的哲学根据就是官大学问,大盖远在两千年之前,叔孙通先生起,圣人就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