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第8/14页)
周梅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0股,股权之分散创全国之最。上市前半个月,平川股民对股票开盘价的心理预期就已达到了8元,北京股民高看到10元,上海股民更高看到12元。这一来,张大同根本无法在集团办公室办公,从上班到下班,几部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来自平川以及全国各地的咨询和建议,几乎令他无法应付。以至于最后只好放弃做优秀打工者的努力,干脆掐掉了办公室的电话。
这是中国平川纺织机械集团最辉煌的日子,也是张大同最辉煌的日子。
在这辉煌的日子里,张大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三个人。
一个是已去世的前市委书记郭怀秋。
郭怀秋最早支持他成立集团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为此,和他一起几次跑北京,跑省城,使平川纺织机械行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在全省第一个开始,让他占据了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改革制高点。
张大同认为,在这一点上,郭怀秋是有远见的,决不能说郭怀秋就是个书生,一点改革意识也没有。平川纺织机械集团的事实证明,郭怀秋是有这种改革意识的,只是缺些干大事的气魄和经验罢了。
第二个是现任市委书记吴明雄。
吴明雄在集团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造时,给了他权威性的政治和政策的支持,使他的集团在短短三年多里,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从四亿固定资产扩张到目前拥有近21亿资产的巨大规模。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委书记主持领导的平川市委、市政府,还给予他一个崭新的平川,使得今日美国的KTBL在走遍中国大陆后,选择了平川纺织机械集团作为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者。
他张大同再也不能忘了,一年多前,也正是这个市委书记带着病,背着氧气包参加和KTBL公司远东总裁的谈判,以至于当场晕倒在谈判桌上,深深感动了对方。
第三个便是现纺织机械股份公司董事、民营亚太公司的柏志林了。
柏志林是平川少数几个可以算得上现代企业家的人物之一。三年前,在纺织机械集团还困难重重的时候,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最先预见到了集团今日的辉煌。正是他的亚太公司,第一个购买了500万中国纺机的法人股,为8000万法人股的发行拉开了序幕。在28层的国际大厦的资金操作上,柏志林也给了他至关重要的帮助。在经济低潮中,亚太承包售楼竟奇迹般地把14层大厦的期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卖了出去,把纺织机械集团应摊的几乎全部建房资金都替集团筹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