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年代文里的极品小姑 (第6/13页)
睡醒就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午事情忙完,专门负责接电话的人给了顾棠一本反馈,都是上午打电话过来的热心读者。
这年头没有网络,也没留言,热心读者想提意见想反馈,第一就是通过电话,第二就是写信。
报社也有专门的人负责这方面的事物。
“一上午我接了47个电话,有7个都是说你那篇报道的。”这人满脸都是笑,把记录递给了顾棠,“你看看,对你以后的报道是有帮助的。”
有感谢她写了怎么去友谊商店的,还有夸她报道写得生动详实,让人想起当年的售货员生涯的等等。
7个留言里就只有一条提到了她最后的提醒:我认为外汇券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友谊商店也是一样,我们单位上个月还开会,说要帮国家创收,要把东西卖到国外去,要赚外汇呢。
顾棠看完这个,拿着东西去采访出租车司机了。
周五照例又是一篇稿子交上去。
主编这次看得更加认真了,他还问了一句,“出租车行业会回归理性?”
顾棠点头道:“出租车的收益,已经远远高于一般水平了,甚至是普通人工资的十倍,很显然,再这么下去,就是大家一窝蜂有门路的全都去当出租车司机。”
“而且我个人感觉,出租车公司这几年加大发放牌照,有点先拉人进来扩大市场的感觉。试想当老百姓习惯有急事坐出租之后,出租车就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而且出租车现在这个收益,一个普通的工人,每月赚400块上下,但是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都在6000以上。主编,我是觉得,现在牌照虽然每个月都要交1800,但是就算涨到三千,那还是一样有人干的,毕竟剩下来的钱也比普通人多。”
顾棠虽然这么想,但是她没写得这么细,全都藏在了急需监管部门治理这一项里了。
主编想了想,也没让她加上去,道:“先这么写就可以了,看看反响,以后还可以出一个后续报道。”
顾棠说了声好,还特别郑重其事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记录了下来。
主编笑了一声,态度更加地友善了,“虽然只有两篇报道,不过我们开会的时候,都觉得你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总编还说想找别的工作,就可以看看你的报道,这个特点要继续保持下去。”
顾棠又记了下来。
这态度就让人很满意。
顾棠道:“其实我有想过后续报道,打算写个关于出租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