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西蒙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放着一台钢琴,差不多占满了整辆车子。我时常听到叔叔和外公一个劲地抱怨,说那乐器太占地方、太重——在穿越天鹰荒野的过程中,我们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推那件沉重的大流亡前的乐器上了;他们抱怨,这年头会省事儿的人都带袖珍合成器,那玩意儿可以奏出跟任何一种钢琴……任何乐器一模一样的声音。但妈妈和外婆坚持己见——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媲美于钢琴的音色,尽管每次搬动之后,都必须重新调音。外婆在晚上的营火会上弹奏拉赫马尼诺夫、巴赫、莫扎特的音乐时,外公和叔叔倒不会抱怨。我从年老的外婆那儿了解了大钢琴的历史——包括大流亡前的大钢琴。而现在,我眼前就摆着一台。
我没去看全息井和其他设备装置,没去看弯曲的窗玻璃墙,那里仅仅显示出塔楼内部黑色的岩石,我目不斜视地朝大钢琴走去。键盘上金色的字体写着“施坦威”。我轻轻吹着口哨,手指抚过琴键,尚不敢按下去。按外婆所说,在三八年的天大之误前,这家公司就已经停止生产钢琴,因此大流亡后就再也没有一台“施坦威”钢琴出产过。这么说来,我摸到的,是一台至少有一千年历史的乐器。对于我们这群痴迷音乐的人来说,“施坦威”和“斯特拉迪瓦里”都已经成了神话。这怎么可能?我思索着,手指依旧抚触着琴键,它们像是传说中的象牙——一种被称为大象的已经绝种了的动物的长牙。像塔楼里那位老诗人之类的人,很可能从大流亡前的困境中活到现在——鲍尔森疗法和冰冻沉眠在理论上对此作出了解释——但是木头、弦线和象牙的人工制品却很少有机会完成穿越时空的漫长之旅。
我舒展手指弹了段和弦:C-E-G-B降调,然后是C大调和弦。音质完美无瑕,飞船的音响效果也完美无缺。我们那台古老的直立式钢琴每次经过穿越荒野的几英里旅程之后,就得由外婆调一下音,但这台乐器在经历了无尽光年和数世纪的旅程之后,音质似乎依旧完美如初。
我拉出琴凳,坐上去,开始弹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这首简单的曲子微微带着伤感,但似乎很符合这幽静黑暗空间的意境。事实上,随着一个个音符如溪流般汇入圆形的房间,光线也好像在我四周暗淡了下去,旋律在黑暗的楼梯上不断回响。我一面弹,一面回想起母亲和外婆,她们绝不会想到,我早年的钢琴课能让我有幸在一艘隐藏的太空飞船中独奏一曲。这想法中的悲伤情绪也齐齐灌注到了弹奏的音乐中。
奏毕,我的手指迅速从键盘上收回,内心几乎带着负疚感,我突然想到,连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