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 (第1/3页)
柏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国人初到美国最大的困扰,是美国人的礼貌多端。马路上随随便便擦肩而过,似乎好像碰那么一下,也似乎好像没有碰那么一下,对方总要致歉曰:「对不起。」如果真的短兵相接,肌肤相亲,那声「对不起」就更如同哀鸣。即令你低头猛走,撞个震天响亮,也会引起一迭连声的向你「对不起」。这个动辄「对不起」场面,实在难以招架。在我们中国,却是另一种镜头,两人一旦石板上摔乌龟,硬碰了硬,那反应可是疾如闪电,目眦尽裂,你瞧他表演跳高吧,第一句准是:「你瞎了眼啦。」对手立刻还击,也跳高曰:「哎呀,我也不是故意的,你还不是也碰了我,我都不吭声,你叫啥叫?」前者拉嗓门曰:「碰了人还这么凶,你受过教育没有?」对手也拉嗓门曰:「碰了你也不犯杀头罪,你想怎样,教我给你下跪呀,哼,你说我碰了你,这可怪啦,我怎么不碰别人,是你先往上碰的,想栽赃呀?」事情进化到如此地步,软弱一点的,边走边骂,边骂边走,也就是鸣金收兵。刚强一点的,一拳下去,杀声大作,马上就招来一大堆看热闹的群众,好不叫座。
请读者老爷注意,从第一碰到作鸟兽散,我们听不到一声「对不起」。博大精深的「死不认错学」,在这件街头小景上,充分发扬光大。所以柏杨先生认为中国同胞已丧失了说「对不起」的能力,每个中国人都像一个火焰喷射器,只有据「力」力争的勇气。
西方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承认别人跟自己同样的存在,同样的应受到尊重,所以总是小心翼翼表达这种尊重。踩了你的尊脚固然「对不起」,实际并未踩到只不过几乎踩到也「对不起」,咳嗽一声固然「对不起」,打个其声如蚊的喷嚏也「对不起」,正在谈话他要去撒尿固然「对不起」,厨房失火,他要去救火也「对不起」。旅客们最常见到的节目是,你正努力照相,有人不小心从中间穿过,他们也要「对不起」。然而绝大多数的洋大人,一见你举起照相机,都会像呆瓜一样,停下来站着傻笑,等你按下机关之后再走。照相朋友如果是中国同胞,麻木已惯,不会有啥反应。照相朋友如果是洋大人,他们不甘寂寞,总是要开上一腔。这时候不再是「对不起」啦,而是「谢谢你」。
「谢谢你」给我的威胁,跟「对不起」给我的威胁,同样沉重。世界上竟有人把唾沫浪费到这两句话上,实在难以了解。柏杨先生虽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是到了美国,要想逃出这两句话的网罗,却比登天都难,你越踢腾,他越「谢谢你」。照相朋友照完相你再穿肠而过,他们固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