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就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个要靠着上头补助、分订单的半死不活的厂子,变成了一个过年敢发羊的效益非常好的厂子。
在许多国营厂都进入了衰退期,工人地位大幅下降的时候,他们逆势上扬了。
这是为什么呢?
同时国营厂,都是兄弟嘛,同行过来取经,得到了一个人名:顾棠。
上游的采矿冶炼行业过来取经,同样得到了一个人名:顾棠。
下游的精细加工制造,还是得到了一个人名:顾棠。
还有南口市的几家电子厂,以及正经把她这本专著当学术资料研究的经济学大佬们。
这波跟上头下海,而且略有小成的企业家不一样,这些工厂学校买书肯定不可能是一本一本这么买的。
书记得有一本,厂长也得看,还有总工,还有才刚刚起步,分管市场营销,但是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工厂该往哪个方向走的副厂长等等。
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大学图书馆要满足全校师生需要,冷门一点的书籍5本,热门的书籍至少也是20本。
所以等到了周末,顾棠跟出版社的人见面的时候,这位编辑自己都有点懵逼。
“你这本专著已经快赶上一般书籍的销量了。”
而且专著跟书籍又不一样,专著的定价一般会高一点,就像顾棠目前出的两本书,一样都是20万字出头,按照小说出的那一本是158,按照专著出的这一本就是285,价格快翻倍了。
稿费也不一样,她的小说最高给了12,专著则是30。
也就是说,上一个合同,这本专著已经给她带来了八万多的收益。
这一本合同又是三万册的印数,而且稿费一样是30。
编辑一开始想暗示一下这是出版社的优待,但是因为满脑子不敢相信,谁能把专著卖出这个销量呢?
更别说他们出版社一年还能出个四五本专门为了评职称,总印数最多1000的专著呢。
于是等到开口的时候,编辑没委婉起来,说得挺直白。
“其实国家对这一块也是有指导意见的,为了鼓励学术专著,专门规定了高稿费,这个线是卡在1万册,30上的,也就是说,印数一旦超过一万,就可以不按照30给了,但是你是咱们学校自己的人,所以几个主编跟总编辑开会,决定还是给你最高的稿费。”
顾棠表示了感谢,还跟编辑保证,“下本书肯定还是西海大学出版社的,不行咱们还可以先签个意向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