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官制改革 (第2/4页)
星云战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天什么事都做不了。
在当前告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深知分工对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栾奕自然不能再让这等低劣的制度延续下去,决定以起始于晋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目标实行行政改革。
其实在此之前,栾奕已经将三省六部制度引用到了圣母教管理的方方面面,他设置的中书主教、尚书主教、中书主教、百工主教、人事主教、安民主教、公义主教、惩戒主教、天礼主教——十二大红衣主教其实就是三省六部的变形。所以朝中官吏对于三省六部制度并不陌生,也亲眼见证到教会神官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当栾奕提出官制改革时,并没有遇到多大阻碍,唯一的难点就是官职变更之后,朝中官员的对号入座问题。此外,他想打造的新朝堂应趋向于年轻化,部分朝堂阁老的安置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如果强行令那些老臣告老还乡,眼下天下初定,难免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可是不遣散他们,他们思维跟不上眼下的形式,却又占着崇高的位子。
这让栾奕一度很是头疼。
在栾奕面临抉择两难的时候,他的忘年交——老太尉卢植站了出来,上书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
栾奕知道卢植虽然已经年近,但身体硬朗尚可料理朝政。之所以辞官是要给朝中其他老臣做个表率。
对此,栾奕很是感激,同意了卢植辞官的要求。不过,他虽然允许卢植辞任太尉之职,却转而将其封为帝师大学堂祭酒,让其继续留在培养帝事人才的第一线。
卢植本想推辞,却挨不住栾奕热切恳求,只得领命。
卢植致仕等于是开了个好头,朝内的老臣都是久经官场之人,自打栾奕提出改革官制便猜出自己挡了朝廷改制的路,与其赖在位子上不走自取其辱,不如急流勇退,留个好名声。随即纷纷告老还乡。
栾奕无一不允,给老臣们足额遣散费,授以勋爵,并允诺未来帝国大学堂优先录取他们的子嗣。
至于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抓住权利不肯撒手的小部分旧臣则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他们要么被栾奕强令遣回家乡,要么被调离权利中心,成为权利边缘的存在。
官制改革借此顺利进行,曹操尚书省左仆射,程昱出任右仆射;王允担任门下省左仆射,郭嘉出任右仆射;荀彧出任中书省左仆射,田丰任右仆射。庞德公、毛玠、戏志才、徐庶、荀攸、黄承彦分任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沮授、张昭、周瑜、栾福、许攸、蔡琰在各部中担任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