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尽管凛冽的寒风猛烈地吹打着热技术抗风暴帐篷,三角洲一号却几乎没有察觉。他和三角洲三号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正熟练操纵着手中的控制杆的战友身上。面前屏幕上播放着通过嵌在微型机器人身上的针孔摄像机传输过来的现场画面。
真是个绝妙的监视工具,三角洲一号心中暗想,每次使用它,他都惊叹不已。近来,在微型机械学领域,现实的发展似乎超越了小说中的想象。
微电子机械系统,即微型机器人,是最新型的高科技监视工具,人们把它叫做“不被察觉的观察技术”。
非常贴切。
虽然微型遥控机器人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才有的,但实际上它们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九九七年五月,《探索》杂志上刊登过一篇封面故事,介绍了“飞行”型及“游泳”型两种微型机器人模型。那种会游泳的微型潜艇式机器人和盐粒差不多大小,就像电影《奇幻之旅》<sup>1中演的那样,可以注入人的血管里。如今人们已将这种微型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医生通过遥控使其在动脉中游走,观察其实况传输的静脉内部图像,从而不需开刀即可确定患者血栓的位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制造微型飞行机器人原来是件更为简单的事儿。自“小鹰号”飞机出现后,让机器飞上天的空气动力学就已成为一门普及学科,而留待解决的只有微型化问题。第一批微型飞行机器人只有几英寸长,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未来火星计划而设计的无人探测器。如今,纳米技术的发展、轻型能量吸收材料的开发和微型机械学的进步早已使微型飞行机器人成为现实。
真正的突破源自于仿生学——模仿自然界万物特征的一门新兴学科。袖珍蜻蜓机器人,正如结果证明的一样,是那种灵活且高效的理想模型。三角洲二号目前放飞的PH2型机器人只有一厘米长——与一只蚊子大小差不多,还有两对粘上去的透明硅箔翅膀,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空中灵活性和高效率。
另一大突破是微型机器人充电技术的改进。最早的一种微型机器人模型只有在明亮的光源正下方盘旋才能给电池充上电,既不便于执行秘密行动又不适于在黑暗环境中使用。但是,新型机器人只要停在磁场周围几英寸的范围内就可以充电。便捷的是,在现代社会,磁场随处可见,而且安置隐蔽——电源插座、电脑显示器、电动机车、话筒和手机,隐蔽的充电站似乎从不缺少。微型机器人一旦成功进入某个区域,就可以几乎无限制地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