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4/16页)
丹·西蒙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她是伊妮娅的朋友,也是《诗篇》中那个孩子,“还有圣徒,尔格,以及……其他人。它是活的,也是一个构造体……一个有意识的生物。”
“不可能,”我说,“要花上几百万年才能进化出这样的……世界。”
“这是一个生物圈。”瑞秋微微笑着。
我又摇起头来。“生物圈是个很老的术语,那指的是行星上的一个封闭的活系统。”
“这就是生物圈。”瑞秋重复道,“只不过没有行星。不,有彗星,但没有行星。”
放眼望去,在几十万公里外的遥远的真空之地,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也慢慢泛成一片朦胧的绿色,但就在那儿,一条长长的白痕正在树干间的黑色间隙中缓缓移动。
“彗星。”我傻傻地重复道。
“作灌溉用,”瑞秋说,“需要用到几百万颗。幸好在欧特云中就有几十亿颗,柯伊伯带还有更多。”
我唯有瞪眼的份了。那儿还有另外几个白点,每一个都长着又长又亮的尾巴。在我注视它们的时候,其中一些正在树干和树枝间移动,让我觉得它们像是这个生物圈长出的鳞屑。彗星的轨迹路线穿越了这植物体上的一条条缝隙,如果这真是一个生物圈,这些彗星在远离星系时,必须重新经过这个生机勃勃的天体。这需要多大的巧合?
“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又是什么?”我问。
“一个环境荚舱。”瑞秋说,“生命球茎。这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医疗,它不仅仅照看你的静脉点滴、生命体征、组织再生情况,还在生产制造药物和其他化学品。”
我伸出手,摸了摸那近乎透明的材料。“有多厚?”
“大约一毫米,”瑞秋说,“但很强韧,能保护我们免受绝大多数陨尘的撞击。”
“驱逐者从哪儿弄到这种材料的?”
“他们用生物技术制造出了基因,那些植物自己长成了这样,”瑞秋说,“你恢复力气了吗?可以去见伊妮娅和其他人了吗?大家都在等你醒来呢。”
“行,”我答道,但马上又改口道,“不!瑞秋?”
她浮在半空,等着我说下去。在那令人惊奇的光线下,她那黑色的双眼真是充满了光彩,像极了我的挚爱。
“瑞秋……”我笨拙地开口道。
她飘浮着等在那里,伸手摸向透明舱壁,调整到头朝上的姿势,和我保持一致。
“瑞秋,我和你还没怎么聊过……”